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热搜题 初中一轮(山东) 专题13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山东 九年级 专题练习 2024-03-13 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沈阳北大营的炮声响起后,逐步上升的民族危机使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做出选择。做出的“选择”是指(       
A.红军长征B.片面抗战C.全民族抗战D.重庆谈判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下图是抗战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粉碎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B.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D.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2022-08-18更新 | 881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3. 有人认为,武汉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在战略层面取得胜利。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国民党军队取得抗战首次大捷
C.中国军队开始战略反攻D.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
2022-08-11更新 | 1492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4. 下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抗击日军所占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表。这主要说明(       

时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占比

58.8%

62%

58%

75%

63%

58%

64%

69%

A.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2023-08-11更新 | 1238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困难(0.15)
5.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1936年12月12日)中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这说明西安事变(     
A.具有争取抗战和民主的目的B.表达了七七事变之后人民的心声
C.试图推翻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D.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中国军队英勇抗日,不畏牺牲,战事空前惨烈,其中尤以四行仓库保卫战名扬中外。中国官兵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猛烈炮火,舍命卫国,坚持到11月初,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妄想。材料记述的是(     
A.武汉会战B.台儿庄战役C.淞沪会战D.平型关大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雪庵日记》中写进:“7月28日,北平岌岌可危,报载中国决定正式开战,北平商民人人欢舞”,“7月29日,此次二十九军失败,完全误于宋哲元,和战不定……愧对为国牺牲之佟麟阁和赵登禹等忠魂”,这两篇日记书写时(     
A.日军炸毁柳条湖铁路B.皖南事变发生
C.全民族抗战已经开始D.武汉会战开始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8. 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请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北伐胜利进军B.抗日战争的胜利
C.国共两党合作D.国民党的革命历程
2019-06-16更新 | 2941次组卷 | 92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滨州市2019届九年级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唱响全国。其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打倒军阀、统一中国B.全民抗战、保卫祖国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它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妄想迫使中国屈服、早日结束战争的计划,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以它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淞沪会战B.武汉会战
C.台儿庄战役D.第三次长沙会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1. 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继续进行“剿共”;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蒋介石态度变化的根源是(       
A.共产党力量的增强B.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C.中日民族矛盾加剧D.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
2023-05-15更新 | 5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如图是1931年刊发于《互助周刊》的漫画《看呀!倭奴把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点燃了!》。下列选项中,对漫画反映的相关史事影响解读正确的是(       

A.标志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标志着日本开始局部侵略中国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摘自魏丕植《秋收起义找到了中国革命之路》


(1)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的会议纠正了什么错误?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打出了怎样的旗号?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罪恶野心,悍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卢沟桥畔一时间硝烟弥漫、笼罩在侵略者燃起的熊熊战火之中,中国军民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进行了顽强抵抗。从卢沟桥事变肇始,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2014年7月7日)


(2)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共关系是怎样调整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伟大意义?

材料三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的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全球人民共同所需要的,任何战争为一己私欲,只会危害民众!



(3)你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信息?依据材料三,你是如何看待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
2022-04-10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A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1,2,3,4,5,6,7,8,9,10,11,12,13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单题
20.65淞沪会战单题
30.85武汉会战单题
40.4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单题
50.15西安事变的背景和经过单题
60.65淞沪会战单题
70.65七七事变单题
80.4国民党一大  北伐战争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单题
90.65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单题
100.65武汉会战单题
110.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单题
120.4九一八事变单题
二、综合题
130.4八七会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南京大屠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