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山西 九年级 一模 2024-03-30 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热点、世界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下面材料有助于研究农耕时代黄河流域远古居民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A.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D.重庆巫山出土的简形瓶
2024-03-3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针对下面“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反映出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统一铸币,盐铁专卖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雄兵域外,北击匈奴D.推恩诸侯,削国强权
2024-03-3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下表是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表,由此可知(     
年代科技发明(件数)中国科技发明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
A.古代中国科技成就领先世界B.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
C.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D.古代各国的彼此孤立隔绝
2024-03-3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阅读下表材料,可看出大运河和长城的修建
大运河明长城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长城是为抵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而建,在它附近,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A.抵御了蒙古侵扰B.有利于巩固统一
C.加强了农牧交流D.削弱了地方势力
2024-03-3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 李明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据此可知他学习的内容是(     
《南京条约》
1842年
《北京条约》
1860年
《马关条约》
1895年
《辛丑条约》
1901年
开始沦为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完全陷入
A.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D.争取民族独立的艰辛探索
2024-03-3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某学校开展项目学习,组织学生进行话剧展演。下面是(1)班同学为每一幕设计的标题,据此推断,此次展演的主题是(     
第一幕       武昌首义
第二幕       民国建立
第三幕       清朝告终
第四幕       约法颁布
A.自强求富B.维新变法C.走向共和D.复辟帝制
2024-04-25更新 | 8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柱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然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材料中的“他”是指(     
A.孙中山B.李大钊C.张謇D.陈独秀
2024-04-19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旨在(     
时间1932年1936年1940年1940年1944年
书名《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民族英雄评传》系列《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民族英雄诗话》《中国民族女英雄传记》
A.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
B.争取和平民主,推动两党谈判
C.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
D.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军阀混战
2024-04-24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到1952年,平均每人每年可多收入100千克到150千克粮食,改变了以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状况,有时还能吃上白面。”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进行土地改革B.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包产到户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2024-03-3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