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陕西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4-03 2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现代史、史学热点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与下列一组图片有关的会议是(     

                

       《义勇军进行曲》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五星红旗
A.遵义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4-04-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 全国政协是中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真正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政协制度体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协商制度和(     
A.两党竞争执政制度B.多党轮流执政制度C.多党竞争执政制度D.多党合作制度
2023-10-22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桐柏县方树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首席代表是(     
A.毛泽东B.阿沛·阿旺晋美C.聂荣臻D.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2024-04-0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1951年6月1日,全国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军属的号召。陕西人民积极响应号召,全省城乡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国捐献运动。材料中的“捐献”是为了(     
A.和平解放西藏B.支援抗美援朝C.开展土地改革D.发展陕西经济
2024-04-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历史课上提到“最可爱的人”“空中拼刺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等关键词。据此可知,本节课正在探究的内容是(     
A.中国工农红军B.八路军和新四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
2024-04-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如图为1949—1952年中国粮食产量示意图。与表中数据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一五计划D.三大改造
2024-04-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想要更好地了解土地改革,下列途径中最可信的是(     
A.查阅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的档案
B.研究亲历土地改革的老人写成的回忆录
C.阅读以土地改革为题材的小说《暴风骤雨》
D.从互联网检索获取有关土地改革的资料
2024-04-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阅读下列表格,其内容反映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是(     
部门重工业农林水利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其他
投资比例58.2%7.6%19.5%7.2%7.5%
A.交通运输业发达B.农林水利不被重视C.优先发展重工业D.经济发展门类单一
2024-04-02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到1957年底,我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这说明新中国(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C.增强了工业基础和实力D.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下图是1954年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手工业者生产采取合作的方式,原因不包括
A.个人缺乏新技术
B.资本家的两面性
C.个人生产规模小
D.缺乏先进的机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是三大改造后期存在的问题。当时存在的问题有
①要求过急②工作过粗③改变过快④全部没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2024-04-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材料二   195412月,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的工作首先在大城市开始实行,到1955年底,公私合营扩展到中小城市和一些农村地区。在领导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赎买政策等适合中国情况的方针和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摘编自刘国新《国史稿》

(1)材料一图1所示期间,我国以____(国名)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1957年,图1中的①____(桥梁)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图2会议决定____(人物)为国务院总理;该会议的召开,标志着____(制度)的确立。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从我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程中获得的启示。
2024-04-0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国大典(油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要求精确到月、日)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严峻形势。

材料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
如果没有这场胜利,中国就不可能在气势上在心理上对外来的意图侵略中国的敌对势力形成威慑力,敌对势力就不可能给中国后几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一战立威,一战扬威,一战而定乾坤,一战而最终立国,一战彻底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形象,实现毛泽东主席当年出兵朝鲜时所说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目的。

——摘自李旭之《抗美援朝一战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材料三


土地改革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1952711日,陕西省政府宣布,全省已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780万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1030万亩土地,562万件农具,8万头牲畜,7万亩庄基地,88万间房屋,0.55亿公斤粮食。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彻底废除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革,农民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愿望得以实现。

——据中共陕西省委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
①写出上图中①处发生的战役名称。根据材料二概括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立国之战”的原因。
②写出上图中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根据材料三、分析这次土地改革给陕西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起到的共同作用。
2024-04-0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5.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新中国的伟大梦想”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民族独立梦】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外国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上图会议与新中国的成立有何关系?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国家和平梦】

材料二   


                             
                         邱少云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图人物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发扬了怎样的精神?

【民主法治梦】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装本封面。
五四宪法的起草过程就始终把民主贯穿其中,针对宪法草案,在听取党中央领导机关的意见之外,更重要的是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倾听人民群众关于宪法起草意见,最终将意见充分结合构成宪法草案。五四宪法在内容上充分体现出民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它背后蕴含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民主意志,有着最为深刻又广泛的群众基础。

——摘自尹可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的探索》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上图法典是如何体现人民民主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法典的历史地位。

【共同富裕梦】

材料四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党中央认为,要克服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售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开展合作。

——摘编自何沁《中国革命史》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目的。上图中的“报喜”场面与哪次重大社会变革有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个人参与其中。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怎样的努力?
2024-04-0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现代史
1,2,3,4,5,6,7,8,9,10,11,12,13,14,15
2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单题
20.94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单题
30.85西藏和平解放单题
40.85抗美援朝单题
50.65抗美援朝单题
60.65土地改革单题
70.65土地改革  史学理论单题
8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90.8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10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单题
110.6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120.8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二、综合题
13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40.65西藏和平解放  开国大典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150.65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