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辽宁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4-05 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宋朝人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B.社会经济发展C.开通大运河D.实现国家统一
2024-04-20更新 | 195次组卷 | 193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吉安市七年级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 “这一制度产生后,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以后士人仕进的必由之路。从此,选拔官吏之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政府,从制度方面限制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治大权,为庶族地主参与政权开辟了道路。“这一制度”是指(     
A.世袭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度
2023-04-24更新 | 40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3. “贞观初年,太宗同意征用18岁以下男子服兵役。中书省拟定敕文,文件到门下省,魏征坚持认为不可,没有签署,前后来回多达四次,太宗发怒,当面责备魏征……魏征以征税失信为例,劝说太宗减少税赋和兵役……太宗说,我的过错很大。于是收回成命。”材料反映了唐太宗(     
A.独断专行B.改革税制C.虚心纳谏D.裁减冗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此诗是唐朝一位被贬为平民的太子为表达对自己母后为了做皇帝不惜残害自己儿子的行为的不满所作。下列对这位母后评价正确的是(     
A.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提高了妇女地位
B.推行科举制,重用贤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2024-04-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1999年,在印尼海域发现的“黑石号”唐代沉船上打捞到近7万件中国瓷器,瓷器种类多样,部分瓷器的形制、图案、色彩有明显的西亚、波斯艺术风格。这一考古发现可以说明(       
①唐代制瓷业规模大             ②景德镇已成为唐代制瓷业中心
③唐朝瓷器行销范围广          ④唐代瓷器风格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8-03更新 | 26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0年山西省中考模拟名校联考(一)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如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高大雄伟的骆驼,四肢强劲有力,驼首上扬,仰望长空。四个人俑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左侧前乐俑左手托琵琶,后乐俑双手作吹笛状,右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的胡人乐舞俑正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折射出唐朝(     
A.兼容并包,民族融合B.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边疆巩固,战事停息D.重文轻武,守内虚外
2024-04-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唐政府在中央设有鸿胪寺,负责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长安的太学里有为数众多的外国留学生,在唐朝政府机构中也有不少的外国人供职。”这反映了(       
A.唐朝完善合理的政治制度B.唐政府大力招揽外国人才
C.唐朝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D.唐政府十分注重教育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以下建筑中可以对此观点加以佐证的是(     
A.河南南阳医圣祠B.日本京良唐招提寺C.唐蕃会盟碑D.印尼爪哇岛三宝庙
2024-03-29更新 | 4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雁塔校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易中天在他的《安史之乱》一书中指出:“如此盛世,让日渐年迈的唐玄宗志得意满,他沉醉于《霓裳羽衣曲》,痴迷于和杨贵妃的二人世界,任用奸臣……而边地胡人出身的安禄山则一点点积蓄力量……起兵范阳,升平日久的唐王朝不堪一击,平叛之路漫长而又艰辛。”材料中的事件(       
A.导致了唐朝的直接灭亡B.阻碍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C.推动了藩镇割据的形成D.促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有加速或减缓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根据下面的史实推断如图“”所代表的催化剂是(     
A.玄武门之变B.鉴真东渡C.唐隆政变D.黄巢起义
2024-04-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1.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唐中宗时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C.唐末,黄巢发动农民起义
D.中国历史上虽然有政权分立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2023-04-15更新 | 45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2. 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慨叹“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个进士及第耳”。由此可见宋代
A.中央集权制度加强B.“重文抑武”国策
C.“冗官”现象严重D.理学影响政治生态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3. 史书记载,宋太祖谓“宰相须用读书人”;北宋宰相文彦博说,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南宋高,宗则谓,宋朝“设科取士,本欲得贤以共治天下”。为此宋代实行文治。下列不属于其加强文治内容的是(     
A.设立进士科B.增加科举名额C.让文官担任要职D.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2023-05-06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中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简图是
A.
B.
C.
D.
2019-08-24更新 | 89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3-2014年江苏阜宁县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5.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养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削弱B.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
C.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D.宋辽双方形成了团结友好的局面
2020-08-19更新 | 697次组卷 | 1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二、识图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繁荣的隋唐时期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隋唐时期科技文化成就
技术之光
             图1                    图2
建筑之光
            图3                      图4
艺术之光


        秘色瓷                       白瓷
文化之光

(1)唐朝前期,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生产工具。请分别写出图中所示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请你在“建筑之光”中任选一处中国古代建筑进行介绍。(要求:写清建筑名称,可从建造时间或时期、建筑所处地点,建筑概况及地位影响等角度作答)。
(3)“艺术之光”反映的是唐朝陶瓷器的发展状况,请列举一例唐朝时期陶瓷器的烧制地以及此处烧制陶瓷器的特点。
(4)结合所学,被称为“诗仙”和“诗圣”的著名诗人分别是谁?分析此二人诗歌特点为什么迥然不同?
2024-04-0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制度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07年丁卯,“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

——沈起伟《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史卷)

材料二   唐朝宰相中进士出身者所占比例图

材料三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中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五代·王保定《唐摭言》

材料四   宋代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实行殿试。

——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

(1)材料一中的“进士科”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时创立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士科”的创立有何标志性意义?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宰相中进士出身者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武则天为该制度的发展又做出了什么贡献?
(3)材料三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4)根据材料四、指出宋代科举制度得以迅速发展的重大改革措施。
(5)结合以上材料,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024-04-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8. 自古以来,封建王朝统治者的治理能力一直与国家的发展存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中国历史七年级课本

材料二   (贞观年间)天下大捻(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冬至于海,南及五岭,皆户外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材料三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般俗阜。

——王说《唐语林》

材料四   太祖问:“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赵)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

——《续资治通鉴》

(1)材料一认为隋朝速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记载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情景?他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才出现材料所述“天下大捻”的景象?
(3)材料三中的“上”是谁?在他统治期间,唐朝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4)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什么历史时期?材料四中赵普认为造成“战斗不息,生民涂地”的原因是什么?北宋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治国政策?
(5)结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024-04-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9.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在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等方面都有重要建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首领“示之以礼”。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摘编自《唐朝外交史》

材料三   (如图)


                                               唐朝对外交往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原则。结合所学,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是什么?列举一例唐太宗与少数民族“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史实。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唐朝的“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和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3)根据图三可以得知,唐朝对外交往空前活跃的其中一项重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围绕“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一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4-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识图题
1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20.4科举制的影响、评价单题
30.4贞观之治单题
40.65武则天单题
50.6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60.65衣食住行与精神风貌单题
70.4国际大都会长安单题
80.65鉴真东渡单题
90.4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100.8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110.4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120.4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30.4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40.4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50.4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二、识图题
160.65大运河的开通  盛世经济的繁荣  李白的诗  杜甫、王维和白居易的诗
三、综合题
170.6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制的完善(唐)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180.65隋灭亡与唐建立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和唐衰亡
190.65唐朝的民族政策  唐与吐蕃  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