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黑龙江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4-11 1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宋庆龄曾感慨:“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不是为了装饰点缀,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明我们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人民。”这说明,新中国成立(       
A.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B.空前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影响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地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024-04-11更新 | 307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首先指(     
A.国家的名称变了B.国家独立自主了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D.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学习文化赶先进,提高技术超英美
2023-07-24更新 | 145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 在北线以友邦为邻几乎没有设防,却集中了全国大部分重工业,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直接暴露在美国的军事威胁之下,甚至中国首都也在美国轰炸机的活动半径之内。中国的战略后方和政治经济中心顿成前线。材料可用来研究中国进行抗美援朝的(     
A.原因B.过程C.方法D.影响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6. “我只要有一口气都不让敌人一寸土,坚决守着阵地”。查阅泛黄的20世纪50年代志愿军战士决心书,字句铿锵。战士们那献身祖国的满腔忠诚,跨越时空、久久回响。他们战斗在(     
A.抗美援朝的战场上B.北伐战争的战场上
C.抗日战争的战场上D.人民解放战争的战场上
2023-06-13更新 | 11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一)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2023-08-21更新 | 227次组卷 | 134卷引用: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区初三一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梦”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一五”计划时期的“中国梦”是(     
A.赢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梦B.努力实现工业强国梦
C.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梦D.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主集中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是《我的幸福年代》。这里“幸福年代”的含义是指(     
A.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2024-02-22更新 | 470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周恩来在1957年6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一亿两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材料所述现象缘于(     
A.开国大典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设立特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之间的显著区别(     
A.是否消灭了地主阶级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C.是否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D.农民是否得到了土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中国现代史上的四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这些主题词排序正确的是(     )
①疯狂年代全面内乱②一五计划三大改造③艰难探索曲折发展④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A.①③②④B.④③①②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
2024-04-12更新 | 147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1960年春,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他的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坚持真理、英勇斗争B.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C.献身科研、默默坚守D.严谨治学、求真务实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建国后的形势】

材料一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政治上的智慧】

材料二   一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二、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摘自《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战场上的较量】

材料三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土地上的改革】

材料四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的内外形势。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事件?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首席代表是谁?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此事件的意义。
(3)材料三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争中涌现了哪些英雄人物?根据材料三、分析该“激战”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4)材料四中的土地改革法在什么区域施行?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综合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事件所起到的共同作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综合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单题
20.65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单题
30.94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单题
40.65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单题
50.85抗美援朝单题
60.94抗美援朝单题
70.65土地改革单题
8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90.8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10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单题
11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12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130.65土地改革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单题
14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大跃进  文革造成的破坏单题
150.65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单题
二、综合题
160.65西藏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