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七下期中押题卷02
全国 七年级 期中 2024-04-16 19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学习历史应掌握历史发展的分期及其阶段特征。与下图中①处相对应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4-04-09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由诗句可以解读出“此河”的信息是(     
A.开凿于隋文帝时期B.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
C.巩固了隋朝的统治D.沟通了东西方文明
2024-04-11更新 | 82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观察下图,图中“?”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出身B.职业C.财产D.才学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他曾问魏征什么是明君,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还经常劝戒他要居安思危,戒骄戒奢,文中“他”在位期间出现了(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2024-05-11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反映唐朝盛世的诗词是(     
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B.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2024-04-10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其后禄山子庆绪及史思明父子继起,中国大乱。”材料所示历史事件导致(     
A.东汉统治逐步瓦解B.民族交融局面的形成
C.唐朝国势由盛转衰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024-05-08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唐朝劳动人民发明(如下图)的工具,分别用于(     

                      曲辕犁                                     筒车
A.耕作和纺织B.耕作和灌溉
C.灌溉和耕作D.耕作和运输
2024-04-11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综合训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唐朝诗人元禛在其诗作《法曲》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得益于(     
A.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统治B.科举制度网罗天下人才
C.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D.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
2024-03-18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初级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上述诗句出自杜甫《垂老别》,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这场动乱是(   
A.大泽乡起义B.安史之乱C.陈桥兵变D.黄巢起义
2024-04-10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模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B)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为古代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物是(     
A.商鞅B.鉴真C.郑和D.玄奘
2024-04-10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名校协作体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宋朝的《神童诗》开篇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惟有读书高”。当时民间也有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文化繁荣B.三司掌财权
C.重文轻武政策D.多人宰相制
2024-04-12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中考考前适应性评估(一)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在历史复习课上,某班同学有如下的发言,根据这些观点,你认为这节课复习的主题是(     

A.重文轻武的政策B.休养生息的政策
C.以德化民的理念D.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2024-03-11更新 | 26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和与战都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往的重要方式。达成“澶渊之盟”的两个政权是(     
A.辽与北宋B.辽与西夏C.元与北宋D.金与南宋
2024-04-07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蒿店中学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下图为金朝海陵王完颜亮的行书作品《题临安山水》,大意为:万里江山应该是统一的,江南怎么能有别的朝廷。我要带领百万雄兵到西湖,骑马踏上吴山第一峰。据此判断这一时期…(     

A.中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金与南宋对峙
C.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D.行书较为盛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清明上河图》中约有45幢楼宇用作商业经营(总房屋有122幢),其中酒楼8幢、茶馆20多幢、服务业及其他营业的9幢,余下的都是食店。这反映了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B.饮食结构变化C.社会文化多元D.商品经济繁荣
2024-04-11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下图显示了我国古代某种经济现象。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隋朝B.唐朝C.南宋D.北宋
2024-04-11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检测(二)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7. 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A.瓦子B.皇宫C.草市D.西市
2024-03-23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综合训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8. 13世纪,北方的草原部落在蒙古首领领导下得到了空前统一,使原本各自为战的马背民族,凝聚成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民族共同体,进而横扫欧亚,建立了令世人瞠目的蒙古帝国。材料中的“蒙古首领”是(     
A.冒顿单于B.成吉思汗C.完颜阿骨打D.渥巴锡
2024-05-08更新 | 2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针对这一特点,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了(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度D.三司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为下图漫画序号①处补上适合的旗号,应该是(     

A.隋朝B.唐朝C.北宋D.元朝
2023-04-25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先后平定了突厥、薛延陀等部,更多的边疆部族纷纷降附。唐王朝面临着如何处置众多归附民族的问题。由于数百年民族联系的不断加强,友好往来的不断增长以及唐初统治者民族偏见较少,唐太宗将治理内地的经验推广到周边,在少数民族地区列置州县,使各部首领管理本部。

——摘编自王思春《从安西、北庭都护府的设置看唐朝对西域的治理》

材料二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时代,它结束了自唐末后数百年分裂对峙的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实现了各民族政治层面的空前统一,推进了民族间物质、精神方面的交流。

——摘编自王鲁《简述元朝时期的蒙藏民族关系》

材料三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渐趋稳定。……清朝通过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以及盟旗制度、册封制度、驻藏大臣等措施,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增强了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进一步夯实了中华民族认同的政治基础。

——《民族大团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民族政策的特点,并列举史实说明唐朝时期民族交往交融的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通过哪些措施“实现了各民族政治层面的空前统一”。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认识。
2024-04-12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尾市中考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2. 南方经济的发展贯穿中国古代史的始终。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湖广江浙一带地区,地域广阔而人口稀少,(那里的人们)多用稻米做饭,用鱼做羹,(虽然如此富饶),但(那里的人们)依然用最原始的火烧树林种植,和从事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加之他们又)不懂得积攒聚敛剩余农作物,从而无法应付灾年,因此都很贫困。

——《史记》翻译文

材料二   西汉至北宋南方人口的变迁。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92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材料三   观察下图。

                       图1     宋代商标广告图片                                     图2   宋代海船
(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描述的江南地区是一种怎样的状况?
(2)根据上表相关数据,归纳西汉至北宋我国人口变化特点。分析这种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指出材料三中图1的历史地位。图片说明了什么?图2反映了宋代政府海外贸易的发展,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都得到了充分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期,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

材料二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材料三   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材料四   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通过战争、遣使、互市、通婚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而且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1)材料一反映的是北宋时期的什么政策?根据材料回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建立的影响深远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是什么?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促使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什么时期?
(4)依据材料四概括宋元时期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相处的方式有哪些?据材料四所述回答各民族之间互动的影响有哪些?
2024-04-08更新 | 26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朱码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隋的建立与统一  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2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30.6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40.85贞观之治单题
50.65开元盛世单题
60.8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70.8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80.85唐朝的民族政策单题
90.6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100.85鉴真东渡单题
11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2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30.8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40.65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单题
150.65宋代商业单题
16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170.85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单题
180.85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单题
190.65行省制度单题
200.6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唐朝的民族政策  唐与吐蕃  元朝民族融合
220.4江南开发的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23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经济重心南移  行省制度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