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辽宁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4-05-25 5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史学热点、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可信度最高的材料是(     
A.史书《史记·五帝本纪》B.纪录片《中华文明》第一集 《曙光初照》
C.良渚遗址出土的玉钺D.二里头一号宫殿主殿复原图
2024-05-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汉景帝时爆发七国之乱,汉武帝时大的诸侯国数十城连在一起、纵横千里,时常违抗中央政令。面对这种状况,汉武帝(     
A.实施“推恩令”B.建立刺史制度
C.铸造五铢钱D.实行盐铁官营
2024-05-2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大同市博物馆收藏了北魏墓群出土的出行俑,其中人物俑身着胡装,头戴风帽;洛阳博物馆收藏了北魏重臣杨机墓出土的彩绘出行俑,其中女立俑的襦裙式着装体现了汉装儒雅宽博的特点。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北方人口南迁D.文成公主入藏
2024-05-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小钱币中蕴含着大历史。下面两枚钱币可用于研究唐朝(     

日本的和同开珎                            出土于唐朝墓葬的东罗马金币
A.中外交流B.社会风气C.生产技术D.政治制度
2024-05-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下面两幅示意图可用来说明(     

A.多元的中华文化B.封建统治的没落
C.经济重心的南移D.统一的发展趋势
2024-06-10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某一历史时期的知识时做的笔记,据此判断,他复习的是(     
(1)政治废丞相、设内阁、设军机处等,加强皇权君主专制制度僵化,政治腐败
(2)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人口快速增长人地关系紧张,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加剧
(3)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4)边疆管辖政府加强对台湾、西藏、西北边疆地区的管辖列强加紧蚕食中国边疆地区
A.变革的春秋战国时期B.开创大一统局面的秦汉时期
C.繁荣与开放的隋唐时期D.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明清时期
2024-06-0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在这之后,广州面临着来自上海、福州及其他口岸的激烈竞争,各口岸涌现出大量外国和本国的小规模贸易商,在此过程中,广州作为外贸中心的地位迅速衰落。这一现象的出现始于(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据下表可知,近代各派别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做法(     

派别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做法

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打着孔子的旗号,借古代圣贤

之名“托古改制”

依靠少数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

党人和部分新军进行革命

A.主要维护封建统治B.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C.具有一定的局限性D.缺乏广泛社会基础
2024-05-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课时,翻看到以下图片,这些图片印证了红军长征(     

A.路途漫长B.行路艰险C.伤亡惨重D.物质匮乏
2024-05-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理论都(     
A.指导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为反帝反封建提供理论武器D.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24-06-10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在古希腊奥林匹亚山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保留着这样一段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这体现了古希腊(     
A.崇尚力量之美B.重视体育活动
C.培养公民意识D.提倡朴素生活
2024-06-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某同学在围绕“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这一主题学习时,搜集到大航海时代某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据此判断,该航海家所在船队获得的成就是(     
从西班牙出发→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穿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途经菲律宾群岛,满载香料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循着非洲西海岸北行,回到西班牙
A.发现好望角B.开辟东达印度的航路
C.“发现”美洲D.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2024-05-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法律文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下列法律文件共同反映的时代诉求是(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
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A.民主平等B.民族独立C.自由法治D.分权制衡
2024-06-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第一国际
C.1871年,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立了巴黎公社
D.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2024-05-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以下是三次科技革命中的相关发明。这反映出科技革命(     

A.引发了政治变革B.刺激了人口增长
C.缩短了时空距离D.促进了经济发展
2024-06-0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某校开展以“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为主题的展览,共设计了4个专栏,并围绕该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专栏一:

《制度与文化》

①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传到日本②科举制在朝鲜半岛延续千年③《红楼梦》走向世界

专栏二: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①欧洲活字印刷技术与中国的渊源 A 领航的大航海时代③火药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专栏三:

《风靡世界的“三大物产”》
①中国丝绸深受欧洲贵族的喜爱②中国茶风靡世界③走向世界的外销瓷

专栏四:

《普济世人的中医药学》

①鉴真在日本传播中国的医药②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 B 流传海外③屠呦呦团队发现
青蒿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善展品中A、B处内容。
(2)根据下列示例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专栏,为其展品撰写简介词(示例除外,不得照抄原文)

【示例】选择专栏一:《制度与文化》。简介词: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先进的典章制度,回国后推动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朝鲜半岛的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回国后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推动了新罗选官制度的发展。《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优秀的长篇小说,至今,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024-05-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7. 数据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和支撑。依据下列数据,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20年各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

年份

英本土

其他

1913

11.6

4.7

4.7

19.0

15.9

1918

7.2

3.1

38.7

11.2

1920

13.6

2.0

0.6

28.5

16.5

——摘编自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二册)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统计摘要(2009)》

(1)从材料一中提取一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并对其进行合理解释。
(3)依据上述数据史料,谈谈你从中国近现代对外贸易发展中得到的认识。
2024-05-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8. 近现代东北人民砥砺前行、风雨兼程,与祖国命运与共。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爱国救亡】

1919年5月东北学生运动(部分)

·5月7日,吉林的学生率先罢课,声援北京学生。
·5月6日、7日,哈尔滨地区1000多名学生、3000多名工人、商人和市民举行爱国游行,要求废除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5月23日,齐齐哈尔成立学生联合会,大会决定每周在黑龙江公园举行一次演讲,以期唤醒国人。
·5月29日,沈阳学生团发起成立。通告书疾呼:“青岛失则山东亡,山东亡则中国殆。”
【人民解放】

《说打就打》歌词(节选)

说打就打,说干就干,练一练手中枪,刺刀手榴弹。


瞄得准来也投得远,上起刺刀叫他心胆寒。


抓紧时间加油练,练好本领准备战,


不打垮反动派不是好汉!

注:《说打就打》是诞生于1946年东北战场的一首练兵歌曲,是一首充满战斗精神的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最优秀的军旅歌曲之一,是辽沈战役的冲锋号。

【争当模范】

图1
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人民的勤务员,为了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幸福,哪怕高山、大海、巨川,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头断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
——《雷锋日记》


图2

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没油是最主要矛盾。
——王进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东北学生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指出学生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请你仿照示例为上述歌词谱曲,你认为应采用怎样的旋律才符合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情景,根据歌词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旋律:低沉、悲愤。理由: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因此,用低沉的旋律表达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心情;同时,用悲愤的旋律表达中国人民对日本野蛮侵略的愤懑。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图2两位英雄模范人物所处的历史时期。说明他们共同体现出怎样的价值追求?
(4)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中,作为青少年,我们可以做什么?
2024-05-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19. 某班同学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开展项目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学习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制作卡片——了解战役概况】

名称: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
介绍:

名称:日军炮轰中国宛平城
介绍:
任务二 【对比信息——感悟战争启迪】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蔓延欧洲、亚洲、非洲,参战国有30多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约15亿左右,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75%,战争期间死伤人数高达3 0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1516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这次战争交战国的军费支出达1万亿美元,人员伤死达3691万人,物质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

任务三 【观点论述——认识战后变化】

(1)以上是某组同学搜集到的两幅战役图片,请你将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3)根据上述时间坐标轴,仿照示例,从以下三个角度中任选其一,自拟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示例除外)
角度:(Ⅰ)国际秩序            (Ⅱ)民族解放               (Ⅲ)世界和平

【示例】角度:国际秩序观点:世界性的战争影响国际秩序。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综上所述,两次世界大战重塑了国际秩序。

2024-05-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史学热点、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综合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16
2
史学热点
3
中国近代史
4
中国现代史
5
世界古代史
6
世界近代史
7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良渚文化  史学理论单题
20.65王国问题的解决单题
30.65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单题
40.65玄奘西游  遣唐使  鉴真东渡单题
50.65隋的建立与统一  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60.65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70.8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80.65洋务运动的评价  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单题
90.65长征胜利单题
100.65中共七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题
110.65古希腊和雅典城邦单题
120.65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单题
13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  《独立宣言》的发表  法国大革命的经过单题
140.6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  史学理论单题
150.65瓦特改良蒸汽机  电气时代  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单题
二、综合题
160.6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火药发明与使用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70.4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加入世贸组织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80.4五四运动  全面内战的爆发  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三、论述题
190.65一战的经过  一战的影响  二战的性质和影响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