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练习15
广东 八年级 期末 2018-01-18 28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中国近代史经历的几个主要历史时期依次是
清朝晚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   北洋军阀时期   国民政府时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③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刻创痛、空前的民族危机,把中国人民惊醒了。”以下关于“中国人民惊醒了”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运动
B.地主阶级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C.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
2019-01-30更新 | 1959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3. 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   
A.中国同盟会B.武昌起义
C.中华民国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2019-01-30更新 | 866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佛山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4. 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①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②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
③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④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5. 下侧示意图,反映了某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

①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② ②海外华侨的竞相投资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6-12-13更新 | 304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南京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6.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和文化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三幅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一反映的是创办于北京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B.图二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图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D.三幅图都反映了历史的进步
2019-01-30更新 | 44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开始于南京”指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太平天国定都于此C.中华民国的成立D.南京临时政府地址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8. 最早强迫清政府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16-11-27更新 | 261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白山市八道江区八年级第一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下面是对近代某个条约的评述:“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破坏了了中国的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如果对它进行补充,最为合适的是(          )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D.允许在华办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2017-03-11更新 | 6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
2022-03-10更新 | 18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1. 日本投降后,重庆有一个灯谜,谜面是“日本无条件宣告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对此,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它准确反映中国抗战胜利的外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D.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历史学习的方法。下面是一个同学对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比较,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要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
B.两者都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解决统治危机
C.两者都注重培养新式人才
D.两者结局相同,都以失败告终
2018-01-17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练习15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五四爱国运动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全国各地人民闻风而动,走在运动最前列的是
A.爱国商人
B.广大工人
C.广大农民
D.爱国学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B.1898年百日维新
C.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D.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5. 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定国是诏》。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894年(农历甲午年)
B.1901年(农历辛丑年)
C.1898年(农历戊戌年)
D.1911年(农历辛亥年)
2019-01-30更新 | 421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自贡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8该观点重在(       )
A.揭露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罪恶B.肯定国民政府抗战的重要贡献
C.突出华北人民抗战的历史地位D.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如下图漫画,可以认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来源于(       )
   
A.小农经济B.封建制度C.西方先进技术D.国人爱国热情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8. 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岛;1901年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1911年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爆发。能体现上述历史的主线是(         )
A.西方列强侵华史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C.中国人民探索史D.西方列强侵华史和中国人民抗争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电视连续剧《潜伏》中主人公余则成有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这概括了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动撤退而取得胜利的典型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是(          )。
A.北京B.延安C.沈阳D.南京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1. 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
①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洗刷了民族耻辱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2.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B.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
C.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D.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郭沫若曾为辛亥革命题春联:“共和三尺剑,光复一戎衣”。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 2000 多年的封建帝制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023-01-08更新 | 44次组卷 | 66卷引用:2011-2012学年度吉林松原市扶余县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4.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2022-09-30更新 | 214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黄冈市黄梅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5. 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新旧风俗杂陈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26. 中华民国37年,人民军队班长董存瑞舍身炸敌碉堡,用年轻生命为部队的前进开辟了道路。当时人民军队的名称是( )
A.工农革命军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新四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
2016-11-27更新 | 22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泉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7. 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D.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帝斗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4)
真题 名校
28. 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活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活动
A.反映了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2019-01-30更新 | 516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武汉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9. 我们之所以怀念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主要是因为 (       )
A.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巩固了封建统治
B.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C.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
D.他领导的禁烟运动表明了中国人反抗外侮的坚强决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0. 19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2021-10-29更新 | 142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1--2012学年湖北省蕲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31. 判断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共同理由是(     
A.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都被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篡夺了革命 成果
C.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革命
D.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2. 南京大屠杀集中反映了(          
A.国家利益的尖锐冲突B.法西斯的残暴C.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D.战争的破坏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3.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是多方协商的结果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        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6-11-27更新 | 129次组卷 | 6卷引用: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4.14难忘九一八练习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4.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哪些语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B.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三权分立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5. 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大众在重要历史关口,高瞻远瞩;力挽狂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的“起点”的含义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哪次重要会议?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军进行武装斗争的标志是什么?
(3)如果说,长征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传奇,那么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怎样重大的意义?
(4)1945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是为了什么?
(5)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开始,到一片船只结束。”请问“一片船只”指的是什么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中国近代怎样的社会性质?
2018-01-1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练习15
综合题 | 适中(0.65)
36. 上海是闻名于世的国际大都市,其变迁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缩影。请回答:
(1)上海开始融入世界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具体表现是什么?将答案填入下表中。

(2)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上海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将其变革的具体表现填入下表中。
领域变革的具体表现
经济
文化
社会生活

(3)结合20世纪初的具体史实说明“上海是引领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
2018-01-1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练习15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3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4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中华民国的创建   袁世凯的皇帝梦  国民革命失败单题
20.6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30.94中华民国的创建 单题
40.94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单题
50.4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单题
60.65报纸单题
70.8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80.94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90.6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100.85中共七大单题
110.94全民族团结抗战及胜利单题
120.65洋务运动的评价  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130.65五四运动单题
14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单题
150.94戊戌变法的经过单题
160.65九一八事变单题
170.65洋务运动的评价单题
180.94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单题
190.65转战陕北单题
200.65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五四运动  西安事变单题
210.4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单题
220.94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单题
230.65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单题
240.65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单题
250.94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单题
260.85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单题
270.85武昌起义单题
280.64近代化的探索单题
290.65林则徐虎门销烟单题
300.65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310.94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国民革命失败单题
320.85全面抗战的爆发及日军暴行单题
330.65西安事变的背景和经过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单题
340.65中华民国的创建 单题
二、综合题
35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南昌起义  遵义会议  重庆谈判
36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民族工业的兴起  报纸  照相和电影的传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