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八年级历史材料解析测试题
山东 八年级 期末 2018-02-07 2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 【变化的中国】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的内容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

【社会习俗的变化】

材料二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引起材料二中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思想观念的变化】

材料三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前途与命运的变化】

材料四

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这条红船孕育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此28年的中国革命史、30年的新中国建设史和近40年的改革开放史依次展演。一代代杰出的掌舵人,带领一批最先进的最优秀的分子,带领人民群众,从满目疮痍哀鸿遍野走向“一唱雄鸡天下白”,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走向民族复兴国家富强。

(4)材料四“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反映了什么事件?

2018-02-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八年级历史材料解析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式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材料三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为此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什么运动?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概述材料三中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6)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探索都取得过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你认为近代中国追求“近代化”的历程为什么会充满艰难与曲折?

综合题 | 适中(0.65)

3. 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主题的中日关系论坛曾经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研究生以及部分企业代表近50人参加论坛,就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中日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在我们也来回顾近代中日关系的历史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中日战争日军暴行重大战役抗日英雄结果
19世纪90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
旅顺大屠杀黄海战役等  ⑤ 在黄海英勇激战至牺牲。清朝战败,台湾被割占
20世纪30、40年代日军侵华战争1937年12月攻陷当时的中国都城后,
①大屠杀
1937年9月,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是   ②    八路军115师
林彪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1938年春,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是    ③          第五司令长官
⑥  指挥
1940年8月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④      八路军
在  ⑦ 指挥下

(1)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当时的中国都城后,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士兵三十万人以上。这就是表格①的位置,应该是什么?

(2)“重大战役”一栏中②、③、④分别是什么?

(3)表格⑤、⑥、⑦位置依次应该填写谁?

(4)近年来,有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否认、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甚至有日本历史老师教说:中日每百一场战争(指19世纪、20世纪这两场战争),当今又是一个新的百年(21世纪),中日还会战争吗,那将在哪爆发,日本要注意什么……。同学们面对这些,你有什么感想(启示)?

2018-02-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八年级历史材料解析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4.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五四”口号

材料二:“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的思想条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3)90年来,“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2018-02-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八年级历史材料解析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张照片、一个模型,南湖上的那只游船,伸手可触。在96年前的1921年,它在时代恶浪中顽强启航。它平凡,但却曾负载中华民族的命运;它简陋,但却诞生了一个先进的政党。

(1)材料一中“负载中华民族的命运”而诞生的这个“先进的政党”是哪个政党?她是在哪次会议上诞生的?她的成立对中国的革命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是长征途中红军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说出会议的名称及其意义。

(3)图二是长征途中当时哪一惊心动魄的作战场面。从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历史中,你怎样理解长征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