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2018年春季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
广西 七年级 期末 2018-07-23 31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在康熙帝的御驾亲征下,清军取得了对噶尔丹叛军胜利的战役是(  )
A.尼布楚战役B.雅克萨战役
C.乌兰布通战役D.台州战役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下列战役,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的有(  )
①台州之战②郾城大战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雅克萨之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④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3. 下列不属于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的是(  )
A.商帮的形成B.男耕女织的生产和生活
C.工商业市镇的发展D.国际贸易的频繁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4. 明清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特点,与同时期的欧洲相比较,相同点是(  )
A.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度
B.都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
C.都在手工工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诞生了新的阶级
D.都出现了近代进步的思想家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5.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A.市舶司B.中书省C.锦衣卫D.军机处
2020-12-17更新 | 332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6届海南海口西湖实验中学初三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6. 军机处创设于
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
2016-11-27更新 | 89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1—2012学年陕西西安音乐学院附中七年级下学期期末A历史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D.《红楼梦》
2018-07-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2018年春季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下列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努尔哈赤迁都北京,后改称盛京
B.皇太极重视发展生产,改革内政,并注意选拔人才
C.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D.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他就是清太宗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明清时,有人恭维皇帝“为世作则”,因古汉语中“则”与“贼”同音而遭斩;有人随便写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也被统治者认为是在讽刺朝廷而被杀。这反映了当时哪一历史现象(  )
A.统治者重视科举制度B.士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C.统治者大兴文字狱D.统治者设立廷杖制度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我们如果要到明长城西端考察情况,我们应该去(  )
A.山海关B.嘉峪关C.玉门关D.陇西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北京城成为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是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他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他的词豪迈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他是(  )
A.白居易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在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全国性政权是(  )
①元②金③秦④清。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6-11-27更新 | 89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盐城明达中学初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我国由古代少数民族先后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分别是(  )
A.北宋、元B.唐、元C.元、清D.明、清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6. 下列有关于隋唐两朝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都实行三省六部制
B.都出现过盛世局面
C.都通过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D.都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8. 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饮茶之风风靡全国
B.人们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壶
C.农民可以用曲辕犁犁耕,筒车灌溉
D.除夕夜,百姓挂年画,贴“桃符”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
A.轻徭薄赋B.重用人才C.善于纳谏D.减轻刑罚
2016-12-13更新 | 308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1-201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黄兴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0.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C.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
2016-11-27更新 | 646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咸宁卷)历史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材料二:如下图



(1)材料一反应了怎么样的社会现实?
(2)明朝时我国科举考试出现了新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
(3)材料二图中考生金榜题名就喜,名落孙山就悲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材料一 著名长城学者罗哲文指出:关于长城的功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然而,长城还曾有保护通讯和商旅往来的对外开放功用。从秦朝开始,长城和烽燧(即烽火台,是古代报警系统,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夜晚放火,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保证域内交通大道畅通的重要条件。汉代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长城烽燧正是沿此道修筑。使节往来,商旅往还都是走的这条大道。长城成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屏障。

——选自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

材料二  1500年以前的历史实质上是欧亚大陆的历史。一条“丝绸之路”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在这条商路上奔波的商人中间,有不少阿拉伯人,他们把中国古代文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文化。他们在不同的文明之间搭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材料三 欧洲人能够多在15世纪末开辟新的航路,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能够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并从意大利人那里学到了大量航海知识。葡萄牙国王拥有一批来自各国的海员。古希腊人托勒密的地圆说逐渐被人们接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王希望能够从东方直接获得金银、香料等商品,对远洋事业很支持。15世纪时,东西方传统的陆路商路被阻断。哥伦布等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选自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


(1)依据材料一,归纳长城的作用?
(2)说出材料二中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史实。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4)综上所述,东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具备的共同条件有哪些?
2016-11-27更新 | 135次组卷 | 5卷引用:2014届山西盂县九年级中考模拟02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淳于越、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始皇、唐太宗、元世祖、明太祖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各一例。
(4)这些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综合题 | 适中(0.64)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澶渊之盟”。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兄弟之国。

——《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主要条款是:一、南宋称臣于金,并且要“世世子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国的唐,邓二州皆属金国。三、南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有个读书人,在监安一家旅店题诗讽刺当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

——《中国历史》第二册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中,你可看出辽、宋、金之间关系怎样?
(2)一向以正统自居的宋朝为什么送给别人如此丰厚的岁币,还甘心低头称臣呢?
(3)根据上述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
综合题 | 适中(0.65)
25.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唐六典》记载唐王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来到长安。唐王朝设有专门机构(鸿胪寺、礼客院)负责接待外宾,设置翻译人员,提供各种便利。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家很有吸引力。波斯(伊朗)曾不断派遣使者前来长安,波斯商人遍布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表现。简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世界古代史
3
世界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多伦会盟”单题
20.65雅克萨之战单题
30.94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单题
40.94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单题
50.85军机处单题
60.94军机处单题
70.65红楼梦单题
80.85三国演义单题
90.85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100.85文字狱单题
110.85明长城单题
120.85北京城单题
130.65宋词单题
140.65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  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150.65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  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160.94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单题
170.94唐朝的中外交往单题
180.85盛世经济的繁荣  乡村生活与节日(宋)单题
190.85贞观之治  武则天  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200.8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二、综合题
210.64 明朝的统治
220.65秦北筑长城  穆罕默德与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探寻新航路
230.6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240.64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250.65国际大都会长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