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区级联考】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广东 八年级 期末 2019-02-06 86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19世纪30、40年代,面对来自东南海上的鸦片流毒和英军入侵,皇帝何尝不严厉禁烟,何尝不决心抗英,无奈禁不成,抗不利,最终只能在无可奈何的忍痛中接受英国的城下之盟。上述材料中的“皇帝”是(       
A.宣统皇帝B.咸丰皇帝C.光绪皇帝D.道光皇帝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天王外出,用轿夫64人,东王则用56人,以下官员按等级递减,连最基层的乡官两司马也有轿夫4人。官员出行,下级士兵和百姓必须回避或跪在道旁。以上材料说明太平天国
A.废除了私有制B.官员享乐腐化C.平均分配土地D.内部争权夺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某条约的正文只有一百八十字,是中国近代史上字数最少的条约,但却让中国丧失东北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强迫清政府签订此条约的国家是
A.日木B.英国C.美国D.俄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有媒体披露,中国国产002型航母由上海江南造船建造。江南造船厂创建于1865年,是中国近代历史最悠久的造船企业。据此可知,该厂的建立可上溯到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D.中华民国时期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 如下图示情形发生在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
B.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
C.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徐中约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满族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的近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19世纪末先进的中国人为了“获 得新生”发起
A.护国战争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二次革命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张謇于1895年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从1922年以后,日、美、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占领市场,使大生纱厂受到严重打击。据此材料可知
A.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曲折B.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C.辛亥革命促进经济发展D.大生纱厂被列强接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首祸诸臣’,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违者皆斩’”。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改变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义和团盲目排外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它是中国清朝末年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材料中的“它”指
A.华兴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明确表示:“民国者,民之国也。 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这表明中华民国
A.追求民族平等B.实现了真正的民主C.争取民族独立D.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袁世凯死后,靠利禄结合的军队四分五裂。此后“在他们手里,本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的武装、军队变成了一己私有之物;私有的武装、军队又分割地方,形成了私有的地盘”。 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金田起义爆发B.新式陆军筹建C.北洋军阀割据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近代中国的一些思想家认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和专制不并存”,“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据材料,这些思想家提出的口号最可能是
A.师丈长技以自强B.民主、科学C.打倒列强,除军阀D.民族、民权、民生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李学通在《袁世凯剪发辫日期考》中记载,1912年2月16日内阁总理袁世凯剪除发辫,“以为各界之倡”。很快,社会各界纷纷效仿。上述材料可说明
A.剪发辫是辛亥革命后的大势所趋B.袁世凯崇洋媚外思想严重
C.袁世凯及国人的卫生观念提高D.袁世凯认同自由平等思想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为谋世界悠久之和平,贯彻公理战胜之精神,青岛胶济应直接返还我国,‘二十一条’ 条约亦当然废除,务望诸公力持到底,不获所愿不签和约”,“青岛问题请以死争,否则以头血溅诸公”。上述电文反映的主题是
A.自强、求富B.外争主权C.和平、民主D.内惩国贼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5. 1919年《新青年》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马克思土义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等。该文章的作者应该是
A.李大钊B.胡适C.鲁迅D.毛泽东
2019-01-31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6. 以下是张华同学学习中共一大时所做的笔记,其中叙述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了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的会址开始在北京,后转移到上海
C.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7. 以下两幅图片是李宏为小组合作学习收集的
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解放战争
2019-01-3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八一勋章”是经全国人大批准授予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1927年8月1日-1937年7月6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将领的勋章。下列人员中最有可能获此勋章的是
A.指挥广州起义的领导人黄兴
B.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
C.领导红二、六军团长征的贺龙
D.接受解放军和平改编的傅作义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五次围剿敌猖狂……紧紧握住红军的手, 亲人何时返故乡”。以上歌词反映了红军
A.反“围剿”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B.反“围剿”失败后进行战略转移
C.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D.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0. 据伍修权后来回忆:“朱德同志历来谦逊稳重,这次发言时却声色俱厉地追究临时中央的错误,谴责他们排斥了毛泽东同志,依靠外国人李德弄丢掉根据地,牺牲了多少人命”。 伍修权回忆的“这次发言”发生在
A.中共三大上B.国民党一大上C.遵义会议上D.中共七大上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1. 1936年12月14日的《大公报》第一版头条新闻标题为:“中枢现正力挽危局,西安电讯阻断详况尚未判明,全国关心蒋委员长安全,各地均限于惊忧焦虑中”。制造此“危局”的是
A.孙传芳、张作霖B.刘伯承、邓小平C.朱德、彭德怀D.张学良、杨虎城
2019-01-31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2.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和《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 声明》,指出“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材料表明
A.中国从此开始局部抗战B.中国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C.蒋介石号召全民族抗战D.卢沟桥事变激化华北危急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在轮渡码头附近的江堤,日木兵川野战炮、手榴弹和机枪向他们开火。随后他们大多数被推进长江,有些被堆起来焚烧”。以上描述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可说明
A.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B.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C.南京沦陷,标志国民政府已经投降D.施暴者终会受到正义的严惩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4. (七大的决议)尖锐地指出:由于国民党继续实行独裁统治,拒绝进行民主改革,由于它不是将重点放在反对日本侵略方而,而是放在反人民方面,即使日本侵略者被打败了, 中国仍然可能发生内战。据材料可知,中共七大
A.决定发动台儿庄战役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D.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奋斗方向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5. 1945年8月29日新闻中有:“蒋主席致电毛泽东先生,请其克日来渝,共商国事”的报道。蒋介石请毛泽东“来渝”的真正目的是
A.商讨接受日军投降事宜B.获得政治、舆论主动
C.筹备新的政治协商会议D.共商和平建国的事宜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6. 1947年3月18日至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历时1年零5天转战延安4个县区5个村庄、榆林8个县区33个村庄,指挥全国解放战争。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B.八路军在敌后根据地英勇抗战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D.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7. 为了改变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20%-3 0% 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的状况,1947年中国共产党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提出“平均地权”口号
C.实行减租减息土地政策D.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8. 孟良崮战役打响后,后被誉为“沂蒙大姐”的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家门板,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当主力部队通过后,战士们看着累倒在沙滩上的妇女,都流下了眼泪。据上述材料可知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群众渴望和平B.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C.人民群众大力支持D.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9. 国民党军将领钱卓俨在日记中写道:“沈阳战况已恶化,军政高级人员已撤离该地。如是,最后之东北据点放弃后,整个东北将完全为共军占据”。钱卓俨描述的情景发生在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0. 它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 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这机构是
A.商务印刷馆B.京师大学堂C.中华书局D.新华书店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1.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的具体实践,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探索和实 践。阅读以卜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严复作为《国闻报》创办的关键性人物,刊登在国闻报是的《<国闻报>缘起》 一文中明确写出:“《国闻报》何为而设也?曰:将以求通焉耳。夫通之道有二: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

——张娟娟《戊戌维新时期报刊舆论研究》

材料二它给了封建主义致命一击,使民主主义思潮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从此以后, 如果有人想做皇帝,都为人民所唾弃,都只能是短命的。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陈独秀表示:“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李大钊也明确表示:“余之掊击(注意为抨击)孔子,非掊击孔子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龚书铎《正确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

材料四毛泽东在五四运动后不久乐观地指出:“于今却不同了,种种方面都要解放了。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经济的解放,男女的解放,教育的解放,都要从九重冤狱,求见青天”。

——李永春、张新洲《毛泽东论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

(1)据材料一,概括严复创办《国闻报》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创办报刊对维新变法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它”指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该历史事件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和李大钊主张的相同之处。

(4)据材料四,指出毛泽东是如何评价五四运动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2019-01-31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32. 14年奋斗,中国军民取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谁欲征服支那(注:日本将中国称为支那),必先征服中国的(“中国的” 是编者的加注)满(注:满洲,泛指中国东北地区)蒙。如欲征服世界,心先征服支那。

——《田中奏折》

材料二在抗日战争中,中共的军队从最初的约4万人,经过不足8年时间,就发展到近百万之众。关键在于,中共在敌后能够与农民打成一片,取得其拥护和支持。

——杨奎松《抗战期间国共 两党的敌后游击战》

材料三海外侨胞从“七七事变”到1940年底就组织了大型救国团体649个。广大侨胞节衣缩食,踊跃捐款捐物,至1941年初捐款就达26亿元国币……据统计,光南洋华侨回国的3000多名机工中为国捐躯就达1000多名,战后复原返国者仅1/3。

——缪慈潮《爱国主义一一全民族抗战的光辉旗帜》

材料四(日本在战争时期)国内大米生产量最高年1939年为1150万吨,到1945 年只有660万吨。为了解决供需矛盾,除加强对殖民地掠夺外,从1940年开始,实行粮食配给制,规定成人一人一天的供应标准为330克(1945年时减到300克),副食、蔬菜也都有严格规定。人民生活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根本得不到保证。

——张劲松、李保安《日本军事法西斯主义与战争经济》

材料五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概括《田中奏折》筹划的侵略步骤。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开始“征服” 中国的时间和事件。

(2)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时期,中共部队迅速发展的原因。1940年彭德怀在敌后根据地组 织了哪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3)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4)据材料四,指出这场战争给日本国内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日本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5)结合材料五,谈谈今天我们应如何以史为鉴,展望未来?

综合题 | 适中(0.65)

33.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新青年》上发出一份通知,内容如下)

各级同学们(注:指各级党支部):广州黄埔军校正拟招收…入伍生,望各地速速多选工作不甚重要之本校、少校(注:指共青团)同学及民族左派同学,自备川资和旅费,前往广州投考……此事关系甚大,各地万勿忽视。

——罗国明《黄埔军校大传》

材料二(黄埔军校) 其推行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教育方针,在军队中建立党组织和政治工作制度,后来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得到继承和发扬……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从事军事活动是从黄埔军校开始的,并由此“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 ”。

材料三叶挺独立团除叶挺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六期工兵科外,其余主要干部,包括中共党组织领导成员,各级主官乃至连排长,绝大多数系黄埔军校教职员及前五期生充任。 叶挺独立团中的黄埔军校早期生、中共党员,在一系列武装斗争过程中,始终发挥着率先垂范和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及影响。叶挺独立团开创的战斗作风、铁军精神和优良传统,对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它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培养了最早的一批军事骨干,其中许多人成为人民军队的著名将领。

——材料二、三均摘自陈予欢《黄埔军校与人民军队创建及早期发展》

材料四毛泽东同志在1936年6月1日于陕北瓦窑堡出席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抗大”的前身)开学典礼时指出:“第一次大革命时有一个黄埔,它的学生成为当时革命的主导力量,领导了北伐的成功。我们的红大就要继承黄埔的精神,要完成黄埔未完成的任务,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为主导力量。”

——《群众》影印本(第4卷第14期)

(1)据材料一概括该通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通知的发出处于哪一时期?

(2)据材料二,指出黄埔军校对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创建及早期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叶挺独立团军官的主要来源。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叶挺独立团在北 伐战争中取得的战绩。你认为叶挺独立团有哪些“铁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毛泽东认为红大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完成哪些黄埔未完 成的任务?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3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20.85太平天国的兴衰单题
30.65俄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单题
40.65洋务运动的内容单题
50.8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60.65戊戌变法的经过单题
70.85张謇及实业活动单题
80.65辛丑条约单题
90.65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单题
100.85中华民国的创建 单题
110.85袁世凯的皇帝梦单题
120.6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单题
130.85社会习俗的变化单题
140.85五四运动单题
150.8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单题
160.8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题
170.85北伐战争单题
180.85长征胜利单题
190.85长征开始单题
200.85遵义会议单题
210.85西安事变的背景和经过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单题
220.8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单题
230.85南京大屠杀单题
240.85中共七大单题
250.85重庆谈判单题
260.85转战陕北单题
270.65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单题
280.85孟良崮战役单题
290.85辽沈战役单题
300.85商务印书馆的创办单题
二、综合题
310.65公车上书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  五四运动
320.65九一八事变  百团大战  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330.65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