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三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湖南 九年级 一模 2019-03-19 33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现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一个国家的情况?
A.苏联
B.中国
C.法国
D.捷克斯洛伐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里的“新纪元”是指(  )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了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战争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穿越时空隧道,你来到1917年11月6日晚的斯莫尔尼宫,这里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是
A.巴黎公社革命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C.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D.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芳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已经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开始的标志
C.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
D.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战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和对抗
B.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狂热
C.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D.巴尔干成为“火药桶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尼古拉二世是俄国最后一个沙皇(执政期为1894~1917年),他把俄国引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他加入的军事集团是
A.三国同盟B.三国协约C.反法同盟D.共产主义者同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俄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领导人是(     
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对俄国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世界上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C.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传播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列宁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以下史实与他无关的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B.新经济政策C.苏联的成立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大国悲剧》有这么一段文字:“它顺利完成了工业化任务,并对战胜希特勒德国起到保证作用”,该段文字描述的是
A.斯大林模式B.罗斯福新政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D.戈尔巴乔夫改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戴•克来在《镜厅一巴黎和会内幕》中说到:“条约非但没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了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材料中的“条约”是指
A.《巴黎和约》
B.《布列斯特和约》
C.《凡尔赛条约》
D.《九国公约》
2019-03-17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三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3.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     
A.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列强操纵的会议
B.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
C.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都建立起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2016-12-13更新 | 59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内江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凡尔赛条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意图的是(  )
A.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B.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C.德国承认奥地利的独立
D.德国应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在罗斯福新政中,由政府出资推行一项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规范企业行为
B.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以工代赈”
D.整顿金融体系
2019-03-17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三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罗斯福新政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开创了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先河
B.使美国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避免了新的危机再次发生
C.使美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进入新经济时代
D.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B.彻底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策调整
D.恢复了工业和生产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罗斯福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的战争。我们正在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材料中的“战争”指(  )
A.美国独立战争B.二战
C.罗斯福新政D.美国南北战争
2019-03-17更新 | 144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三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9. 电影《美丽人生》的内容是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纳粹集中营,父亲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为孩子编织美丽的童话之梦。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
A.美国独立战争期间B.法国大革命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德国医治“感冒”的药方是(     
A.国家干预经济B.新经济政策C.法西斯上台D.解放黑奴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今年是2018年。一百年前的这一年,即1918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这场战争主要发生在欧洲。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其实在一战爆发之前,欧洲就已经遍布战争乌云。老牌欧洲列强在海外大肄争夺领地,相互之间本就存在矛盾吵得面红耳赤也是常有的事,但整体来说大家至少在表面上还是和平共处的。不过随着新兴国家的兴起,这个平衡被打破,相互之间的矛盾迅速升级,最终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材料三: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徽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1)材料一图中外圆及内三角代表的集团名称分别是什么?
(2)请根据材料二的分析,谈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及导火线分别是什么?
(3)一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三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6)一战的结果是什么?
(7)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醒不了的噩梦。脚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墓碑里的灵魂告诉我们:战争的代价是沉痛的。面对战争,我们有无限的感慨……请你以史为鉴,谈谈你对战争的感想。
2019-03-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三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重要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它让共产主义运动从幽灵变成了一轮喷薄欲出的朝日。

——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王学东

材料二:巴黎公社是一次悲壮的失败,失败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就一条,就是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样一个程度。……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做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开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耕

材料三:公元1917年11月7日,晚上9时,起义前线指挥部下达命令,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52毫米口径的空包弹被推入炮膛,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攻打冬宫的信号发出了。听到炮声,士兵、工人赤卫队潮水般地冲进冬宫。

——摘自《正道沧桑》

材料四:1927年,中共发动的城市武装起义屡遭失败,想在反动势力强大的大城市中,通过斗争取得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农村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革命力量更容易在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带生存下来。毛泽东等决心另辟新路。

——摘自《正道沧桑》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对哪一部经典著作的赞誉?
(2)材料二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3)材料三的描述与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领导者。
(4)举出一例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在城市发动的武装起义名称。材料四所提毛泽东另辟的中国革命“新路”是什么?
(5)从上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过程谈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被英、法、美的“三巨头”所操纵。会议经过5个多月的激烈争吵后,终于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条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和会还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

材料二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条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列宁指出:“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1)材料一中的“三巨头”分别指的是谁?材料一反映出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2)《凡尔赛条约》是战胜国同哪国签订的?巴黎和会对中国权益的态度,成了中国什么运动的导火线?
(3)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观点?

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4)材料三中“列宁的思路”是指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如图


(5)请说出图中A、B分别是哪个国家和哪一军事集团的核心国。

材料五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工业产量位次342
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3350万1060万290万


(6)表格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9-03-1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三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改革与创新】

材料一: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大胆地、坚持不懈地进行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

——《世界历史》


(1)材料一中的“大萧条”指什么?罗斯福面对“大萧条”现状实行了什么政策?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政策“新”在哪里?

材料二: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


(2)为改正材料二中的“错误”,苏俄实施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苏联的模式是什么?
(4)通过苏美两国采取的措施,你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019-03-1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三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现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现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
世界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德日投降  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单题
20.65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单题
30.85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单题
40.65一战的影响单题
50.65一战的经过单题
60.65一战的背景单题
70.85一战的背景单题
80.65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单题
90.65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单题
100.85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题
110.65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题
120.65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单题
130.65巴黎和会的召开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单题
140.65《凡尔赛条约》单题
15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160.65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单题
170.65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单题
180.85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单题
190.85纳粹掀起反犹狂潮单题
200.65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及暴行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一战的背景  一战的经过  一战的影响
220.65南昌起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  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
230.65五四运动  一战的背景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240.65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