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大连市第三十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辽宁 七年级 期末 2019-05-23 26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隋炀帝时期,开凿了大运河。据隋《大业杂记》:“…一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如果隋炀帝从洛阳出发想乘船到江都,必须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A.永济渠 通济渠B.通济渠 邗沟C.邗沟 江南河D.永济渠 江南河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唐朝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会经济高度繁荣。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
A.
B.
C.
D.
2019-05-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大连市第三十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生活与习俗风情,也反映了北宋手工业、商业高度发展的情况。下面能够入选北宋经济发展世界之最的有
①煤的开采量          
②水稻产量        
③铁铜的冶炼质量       
④出现了“交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9-05-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大连市第三十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这段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心发生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和平,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C.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也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
2019-05-2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大连市第三十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 灿烂的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
①契丹     
②女真        
③党项       
④吐蕃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5-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大连市第三十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宋元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崛起,不断汲取中原先进文明,使得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忽必烈改制就是其中一个典型表现。下列措施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A.建立行省制度B.推行重农政策
C.在中央设立国子学D.人分四等
2019-05-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大连市第三十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重要的政治制度,自秦朝创立后不断被强化,明清时期极度膨胀。下列属于明清时期在政治领域加强皇权的措施有
①废除宰相制度     
②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③建立军机处     
④八股取士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
2019-05-2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大连市第三十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下面关于不同时期民众生活情况的表述有误的是
A.唐朝乐舞发达,民众可欣赏到唐玄宗创作的《秦王破阵乐》
B.宋代市民可以在瓦舍中欣赏节目
C.元朝,棉布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
D.明末清初,商人的地位获得提升
2019-05-2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大连市第三十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普通大众普及。下列作品中能够反映清朝时期人们欣赏趣味的是
A.
B.
C.
D.
2019-05-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大连市第三十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西藏和新疆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关于清朝政府加强对这两个地区管辖的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①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班禅          
②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叛乱
③设驻藏大臣,西藏正式开始归属中央管辖   
④设立伊犁将军和参赞大臣管理新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9-05-2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大连市第三十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中国古代很多伟大的工程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伟大创造力。老师的课件中出现这样一段话: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是中华民族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这段话描述的是
A.B.
C.D.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13.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灿烂辉煌,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灿烂的古代中国科技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他们设立了以下几个栏目,请你帮助他们将具体内容补充完整:

【唐代科技“伟大发明”】


(1)唐代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的印刷品。

(2)孙思邈著有《丹经》一书,第一次把______的配方记录下来。

【宋元科技“重大突破”】


(3)图三表明图一所使用的技术到了宋代有了重大进步,出现了_______,发明者为 ______。

(4)宋代人们发明了罗盘针并将其应用到_______上。

【晚明科技“黄金时代”】


(5)图五的图片选自著作《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6)图六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著作《_______》,被誉为“______”.

2019-05-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大连市第三十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14.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进一步发展,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社会开放、科技文化高度发展,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成为鲜明对照。

——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二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材料三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柳宗元

(1)请列举材料一中“唐初诸帝时代”两个盛世的名称。

(2)材料一中“中国......威力远被”,请写出唐朝时期中华文化影响日本的两个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唐太宗盛赞的是哪一制度?根据材料分析,该项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4)材料三中唐太宗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请列举一个他统治时期与西南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事例。

(5)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时代特征。

2019-05-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大连市第三十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三、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15. 4月下旬,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让世人看到了这几年“一带一路”建设结下的硕果,为参与各方绘就了“一带一路”长远的发展蓝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唐代的一位僧人就是从这里出发,沿着丝绸之路西行天竺取经,请问他是谁?

(2)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起点之一。南宋时期,它就是全国第一大港口。请你写出宋朝时期海外贸易兴盛的两个表现。

(3)15世纪上半期,中国古代远洋航行发展至高潮,出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请写出具体事例,并说说这一壮举有何意义?

(4)清朝之后,中国基本放弃了海洋主权。这是因为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此项政策在经济方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5)通过古今丝绸之路的兴衰,你有什么感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2
简答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10,11,12,13,14,15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20.8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30.65手工业兴旺的表现(宋)  纸币的出现及作用单题
4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50.8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金的建国与统治单题
60.65行省制度  元世祖的农业措施单题
7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军机处单题
80.65衣食住行与精神风貌  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  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90.85红楼梦单题
100.85雅克萨之战单题
110.65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单题
120.85明长城单题
二、综合题
130.85火药的发明与应用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140.65贞观之治  科举制的完善(唐)  唐与吐蕃  鉴真东渡
三、简答题
150.65玄奘西游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郑和下西洋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