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大连弘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人教部编版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辽宁 七年级 期末 2020-10-30 3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武则天遗言为自己留无字碑,千秋功过人有后人评。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创立殿试制度
D.选拔贤才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他说的“这三种东西”不包括       
A.麻沸散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2018年,200名印度青年代表团一行抵达北京,开始了在中国为期8天的访问活动。旨在进一步增进两国青年间的交流、理解和友谊。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一位推动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他是
A.
B.
C.
D.
2019-06-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大连弘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人教部编版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七年级某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朝的中外文化交往”,并拟定如下四个标题,其中不恰当的是(     
A.文成公主入嫁吐蕃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行天竺取经D.日本遣唐使来华
2022-07-23更新 | 438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1005年,达成“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辽与西夏B.辽与金C.辽与南宋D.辽与北宋
2021-03-27更新 | 25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察右后旗第二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有一个从北向南逐渐转移的过程,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的最后完成是在(   )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8. 唐太宗时,奠定了“贞观之治”基础的两大政策是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完善三省六部制
③修改完备法律
④虚心纳谏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019-06-0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大连弘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人教部编版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到西洋开疆扩土
B.宣扬国威
C.到伊斯兰圣地朝拜
D.开辟到西方的新航路
2019-06-02更新 | 45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困难(0.15)
10. 多少个不眠之夜我们为你疯狂———足球,做为足球城的一员,你知道古代足球蹴鞠是哪个朝代的主要娱乐活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清代以前,不管是明、宋、唐、汉各朝代,都没有清朝那样统一。”下列哪项不属于清朝前期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A.派戚继光等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进行雅克萨反击战
C.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下列人物和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白居易——“三吏”“三别”
B.司马光——《资治通鉴》
C.宋应星——《天工开物》
D.罗贯中——《三国演义》
2019-06-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大连弘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人教部编版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3.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知识的一项基本技能。小强同学学完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时期——明清时期的历史后,设计了下列知识结构示意图。请认真阅读,完成相关问题。

(1)请将上述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完整。
                                
                        
(2)结合上述知识结构示意图和所学知识,指出从明朝到清朝在对外交往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2019-06-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大连弘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人教部编版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南北方人口变化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底。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从西汉到两宋期间,南北方人口数量发生了怎样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019-06-0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大连弘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人教部编版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这段文字是对中国古代什么制度的描述?这种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2)到了明代,这种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国家规定必须在哪一范围内命题?考生必须用什么文体答卷?
2019-06-0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大连弘文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人教部编版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10,11,12,13,14,15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4武则天单题
20.8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火药发明与使用单题
30.65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单题
40.65唐与吐蕃单题
50.85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60.8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7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80.4贞观之治单题
90.85郑和下西洋单题
100.15乡村生活与节日(宋)单题
110.85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单题
120.65杜甫、王维和白居易的诗单题
二、综合题
130.4郑和下西洋、南洋开发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文字狱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140.65经济重心南移
150.6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八股取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