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东台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江苏 七年级 期末 2019-11-23 27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 “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 材料中“炀帝此举”是指
A.统一全国B.创立科举制
C.修建粮仓D.开通大运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这首诗中的场景出自于
A.唐太宗统治时期B.武则天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肃宗统治时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一位历史老师在复习课导入时出示了以下三幅图片,由此可知,本节课复习的朝代是
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4. 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
C.文成公主进藏
D.玄奘西游
2019-01-25更新 | 955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青海西宁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5.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上述现象不可能出现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面对如此广袤的疆域,元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郡国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到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下列选项中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①冶铁术       ②指南针       ③造纸术       ④火药        ⑤活字印刷术
A.①②④B.②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下图所示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情况应出现于
A.秦朝B.唐朝C.元朝D.明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台湾者,海中荒岛也。后为红夷所夺,筑城数处,成功往攻台湾……”上述材料中的“红夷”指
A.日本侵略者B.荷兰殖民者C.英国殖民者D.俄国侵略者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耳熟能详的“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生产刀具的“夹钢”“贴钢”等先进的生产技术,早在明朝的一部科技巨著中就有记载。这部巨著是
A.《梦溪笔谈》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对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况有这样的记载:“民田一亩值七八两者,纳饷至十两。”这说明当时
A.农民较为富裕B.土地价格偏高
C.赋税完全货币化D.官吏对民众百般盘剥
2019-11-23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军机大臣年表》
A.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2018-07-03更新 | 1496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下列选项中符合“极盛于我朝”的是
①设台湾府       ②设宣政院        ③设驻藏大臣        ④设西域都护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宋朝时有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清朝又出现“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对这两句谚语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两句谚语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情况
B.“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宋朝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C.谚语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高产农业区域不断扩大
D.“湖广熟,天下足”反映了清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湖广地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毛泽东曾评价一部小说: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书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2022-10-26更新 | 376次组卷 | 47卷引用: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部编)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测试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6. 开放是一个国家的姿态,也是一种文明的气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二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材料四



(1)材料一中的“盲目航东海”指的是什么事件?“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中国的对外交通路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图一至图二变化的根本原因。
(4)材料四中漫画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造成的严重后果。
(5)综合以上材料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综合题 | 较难(0.4)
17.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士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蔡襄《端明集》

材料三     明朝以八股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试。“四书”要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章。这是一种僵死的官僚式文体,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在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范围内。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最早诞生于哪个朝代?
(2)材料二反映了北宋推行的什么政策?在这一政策影响下,北宋的科举制与隋唐相比有何新变化?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科举制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认识。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4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20.65开元盛世单题
30.6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40.85唐与吐蕃单题
50.4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60.65行省制度单题
70.6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火药发明与使用单题
80.8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90.65郑成功收复台湾单题
100.6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110.65资本主义萌芽单题
120.65军机处单题
130.65清朝设置台湾府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单题
14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150.65红楼梦单题
二、综合题
160.4鉴真东渡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郑和下西洋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170.4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八股取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