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河南 九年级 期中 2021-04-29 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下列图片共同反映的是
A.文明交流兼容并蓄B.国际都市影响深远C.华夏文明尽在河南D.中原文明灿烂辉煌
2021-04-27更新 | 7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南阳市中原名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汉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经久不衰。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汉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演变。材料强调了
A.中华文化一脉相承B.甲骨文是汉字之源C.中国文字字体多变D.中国文明领先世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的峄山刻石辞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家,壹家天下,兵不复起”。上述现象得益于
A.休养生息的政策B.分封制度C.严酷的法律制度D.郡县制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竹简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纸的出现和传播,迅速替代了传统的书写材料,文明获得空前的发展。由此可知
A.使用简牍成本较高B.专制统治禁铜思想C.纸的应用影响文辞D.纸张促进文化传播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以下陶俑的变化反映出
A.古代服饰的演变B.北方民族的交融C.少数民族的汉化D.南北政权的对峙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唐朝文化受边疆民族影响较大,此外,女性地位明显提高,人们可自由结婚和离婚。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A.经济的繁荣B.对外交往频繁C.文学艺术兴盛D.社会风气开放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时写的八股文对内容有诸多限制,观点必须与“朱圣人”朱熹相同,若有与之不同的观点则无法通过考试。这一现象体现了
A.君主专制的加强B.科举制度的完善C.儒家地位的提升D.君主喜好的变化
2021-04-27更新 | 12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南阳市中原名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这一时期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A.屈辱与抗争B.落后与探索C.变法与图强D.内忧与外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袁世凯的万余天津小站新编精锐陆军在整场战争中并未参战,甚至隔岸观火。南方各省亦联合与列强签订“东南互保”条约,致使整场战争变成了北京的皇族势力与列强之间的较量。这说明
A.清政府开始丧失中央权威B.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列强已经完全控制清政府D.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毛泽东认为:“须知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共产党如果不能争取中间阶级的群众,并按其情况使之各得其所,是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1941年,毛泽东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目的是
A.打倒军阀统一全国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团结一致抗战到底D.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都兴奋不已,场面非常热烈。当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全场的代表都站起来,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上述情景出现在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C.中共八大期间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以家庭为承包主,以承包合同为纽带而组成有机整体。通过承包使用合同,把承包户应向国家上交的定购粮和集体经济组织提留的粮款等义务同承包土地的权利联系起来;把发包方应为承包方提供的各种服务明确起来。材料强调这次改革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B.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
C.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D.把农民的权责利结合起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