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中外交往 > 玄奘西游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6 题号:1005246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朝某位高僧西行之前,国人称印度为天竺。此外,印度还有“身毒”“贤豆”等叫法。该高僧在求法时发现这些称呼都不准确,认为译为“印度”比较合适。他回国后,这一译法逐渐流行,沿用至今。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有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材料三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1)材料一中的“高僧”是谁?
(2)根据材料二写出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珍视历史遗产,坚定文化自信,请参与“中华古代文明展”活动,回答问题:
【中华古代文明展】部分展品
       
      ①泥活字版                                      ②《天工开物》插图                                   ③《大唐西域记》
【解说文明】

展品③解说词:《大唐西域记》是唐朝高僧玄奘口述,弟子记录成书的。书中记载了玄奘西行天竺游历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本展品佐证了唐朝时期中印文化的交流。

(1)请将三份展品的序号分别填写在所属展区:
展区名称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
展品
(2)仿照展品③的解说词,选择展品①或②,写一段解说词。
(3)通过这次活动,说说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2023-09-07更新 | 5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一场突如其来的叛乳彻底终结了李唐王朝昌盛时期的辉煌历史。也许是由于“盛唐”的光环太过耀眼,这使得一般人印象中的后期唐帝国几乎等同于孱弱与动荡的代名词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两位人物的主要事迹。
(2)材料二中的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指的是什么?这场叛乱的发动者是谁?对唐朝历史有什么重大影响?
2020-04-15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玄宗前期,土地开辟,高山绝壑,耒耜亦满。米斗才十三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酒馔丰溢,店肆林立,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刀。

——杜佑《通典》

材料二   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治致平。

——《旧唐书》

材料三   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使者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繁盛。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人以上。

——《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盛世景象?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出现这一盛世景象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两条即可)?
(2)依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基本态度。当时为中印两国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使者是谁?
(3)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唐朝的时代特征。
2023-01-05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