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元朝的建立及其民族关系的发展 >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 元世祖的农业措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10071418
阅读下列材料: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残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矣,而皆开自黄婆一人,是不当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与先蚕同列祀典乎?

——王应安《柳南续笔》

原文大意:现在榨布广泛应用,用来御寒保暖,无论老少贵贱都离不开它。棉布成为后世的主要衣被原料,其作用甚至超过了丝绸,这都是黄道婆一人的功劳,难道不应该像拜祭神灵一样崇敬她,让她享有与蚕神嫘祖同等的祭祀吗?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在棉布盛行之前,我国人民的主要衣被原料是什么?
(2)材料中所说“黄道婆一人的功劳”是指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说法?
(3)黄道婆的成就对她的故乡产生了什么影响?
【知识点】 元世祖的农业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朝中晚期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同时,湖南、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忽必烈即位后,“以农桑为急务”,使百姓“安业力农”。为此,他多次下令蒙古军“不得以民田为牧地”。

(1)材料一中的农具出现在哪一时期?其主要用途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3)概括材料三中忽必烈所采取的措施。这一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023-06-23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炀帝即位后滥用民力,大兴土木,营造东都洛阳,并多次巡游江南,三次征伐高丽,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各地农民起义不断,隋朝分崩离析。618年他在江都被部将缢死,隋朝灭亡。

材料二   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洛水暴涨,漂六百余家。……十三日,诏曰:“暴雨为灾,……诸司供进(进奉财物),悉令减省。凡所力役(徭役),量事停废。遭水之家,赐帛有差。”……九月黄河泛滥,……太宗幸白马坂以观之。

——《旧唐书》

材料三   武则天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鼓励发展农桑。她把开垦耕地和生产粮食多少作为对地方官进行赏罚的重要依据。她下令减轻徭役,把免除徭役的年龄由60岁降到50岁。

材料四   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禁止把农田改作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把新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概括材料二唐太宗赈灾的主要措施。联系材料一,简析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武则天和元世祖“重农”政策的共同点。
2023-07-25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政权并立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

——《蒙古秘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这一局面结束于哪一年?

材料二   1252年,他即奉命征讨大理。1260年,长兄去世,他在开平即汗位,建元中统,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并热心于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大元,1272年,他迁都元大都,随后即举兵南下,直至1279年灭南宋。1294年正月,他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贡献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2023-05-18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