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 美国南北战争 > 南北战争的背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5 题号:10156052
19世纪中后期,一些国家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两国这一时期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涉及的共同点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这场斗争为什么被称为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种改变是……正确的”?
(3)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体现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材料四反映的相关措施是什么?
(4)根据以上探究,概括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时代主题。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南北之间矛盾和冲突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展开的,这一时期美国北部建立了纺织、制鞋、采矿、钢铁、交通等工业部门,发展十分迅速。南部地区自美国独立战争后,一直以种植烟草、蓝靛和棉花为主……奴隶在监工皮鞭的鞭笞下艰辛地劳动……林肯当选总统成为南北分裂的信号,1861年4月,南北战争爆发,这次战争人员伤亡超过美国参加的历次战争。

——摘编自李忠胤等《略论“南北战争”在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南北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奴隶制度,代表北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资产阶级战胜了落后的南部种植园奴隶主集团,政权从种植园奴隶主手中转移,为资产阶级所掌握。这种战争的结局及战争中所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方案,废除了南部的奴隶制,为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式”道路,亦即建设资本主义农场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摘编自高道兰《论南北战争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南北战争使美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3)综上所述,请你说明政治革命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021-06-02更新 | 13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棉花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号称“白色黄金”的棉花不仅带来了温暖,而且创造了一个关于劳动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故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弱一带。……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清朝前期),棉花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棉织业等手工业有很大的发展、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凡棉布御寒,贵贱同之。棉花……种遍天下。……凡棉布寸土皆有,而织造尚淞江,浆染尚芜湖,凡布缕紧则坚,缓则脆。……织机十室必有,不必图。

——宋应呈《天工开物》

材料三   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


注:图中○代表棉花生产、消费中心

——[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四   18世纪60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为降低劳动成本,促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1780年后的20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200倍,至1815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

1861年,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为欧洲商人带来巨大财富,也使美国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但是,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危机。以至英国商人担忧,全球棉花市场的最大原料供应链可能被切断。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古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手工工场没有像同时期的欧洲主要国家那样发展为近代工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指出15世纪末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四,指出美国解决这场“危机”的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从棉纺织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是什么?
2021-06-04更新 | 21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3】英雄,或许是一个群体,或许是一个伟人,或许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们都是无私忘我,不辞艰难,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的人。铭记历史,致敬英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任湖广总督期间,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设禁烟局,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还给道光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主张。并分析材料二发生的国际背景。

材料三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林肯演讲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肯在内战中首要目标是什么?作为美国历史上的英雄,林肯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了哪些努力?(至少举两例)

材料四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及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

材料五   4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为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摘编自《中国国土资源报》

(4)你如何理解材料五中“改革模式”的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这种改革模式被推向全国后对农村发展有何影响?

2018-11-02更新 | 4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