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戊戌变法 > 戊戌变法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10189738
近代教育、新闻出版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8年3月4日,《申报》发表文章指出:“今取士以诗赋时文……是驱天下之人才,囿其心思才力,而置之于无用之地者也。故今之所谓士者,实游民之一也。为士者愈多,则天下愈坏。”


(1)材料一中的《申报》在何时何地创办?它在中国新闻出版业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2)上述材料批评了我国的哪一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存在哪些弊端?这一制度是在何时被废除的?

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校牌与旧址



(3)材料二中的“大学堂”创办于哪一运动期间?列举这一运动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时期和甲午中日战争后又是如何改革教育的?
(4)上述制度的废除和“大学堂”的创办说明了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帝国的自救】

材料一: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他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


(1)材料一是对哪一事件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中两位“杰出人物”的代表。
【未完的改革】

材料二:1894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遭到惨败以后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并意识到中国之所以被“极东小岛国”打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落后于近代化进程,未能完成西方式的大革命、大改革。……为此,梁启超的稳健的改革……登场。

——《辛亥百年》


(2)材料二中“稳健的改革”指的是什么?这次改革对近代中国有什么影响?
【思想的启蒙】

材料三:


该运动以文化激荡出新型政治与思想形态……构成了独特的文化和斗争空间,几代青年受此影响。……更开启了新的历史动力和对未来的想象,它们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的核心思想与经验。

——摘编自吴宝林《如何超越“辉格史”》


(3)据材料三,指出与图片材料相关的运动是什么?据文字材料概括指出该运动对近代中国有何意义?
2020-02-10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立宪之梦)

材料二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

——雷颐《取静集》《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共和之梦)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孙中山全集》

(思想风暴)

材料四     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摘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运动”指什么?分析材料,概括该“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2)材料二中康有为、梁启超“新的救国之道”是在什么运动中实践的?该运动的序幕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标志中国“千年专制”被推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指出孙中山认为能解中国“千年专制之毒”的解药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口号是什么?这场运动在十月革命后开始宣传什么理论,将中国革命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5)以上材料反映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什么主题?谈谈你对这段历程的认识
2021-01-28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不断学习能使人进步,也是一个民族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就救国的方法。魏源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系统的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新主张。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魏源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的著作是什么?在著作中提出了什么新主张?后来的哪一运动利用了这一主张?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依靠武力和政治欺骗,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来还一度恢复帝制。国内军阀的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对越来越乱的国家形势,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救国的新出路。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材料中“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救国的新出路”指的什么运动?该运动的矛头指向什么?这场运动提出什么口号?
材料三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邓小平
(3)在材料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对外采取了什么政策?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我国政府是怎么做的?
2014-08-12更新 | 1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