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两晋兴亡及江南开发 > 永嘉南渡和江南开发 > 江南开发的原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10207682
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在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日:“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


请回答: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江南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大改变,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中提到了“苏湖熟、天下足”,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
(3)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时期。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将下面的叙述补充完整。
A______(朝代)末年,我国陷入了分裂割据状态,后经过争战,进入了三国时期。公元266年,B______(朝代)建立并实现了短暂的统一,后被匈奴所灭。北方陷入割据,南方东晋政权建立。后来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北方,与东晋进行了C______(战役名称),前秦大败,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南朝第一个政权D______(政权名称)建立起来;公元439年,E______(政权名称)统一北方,北朝开始。我国进入了南北朝对峙时期。
(2)观察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政权曾统一了黄河流域。(列举出两个)

材料二 东晋和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作……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3)材料二中反映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

——《资治通鉴》


(4)材料三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除这项措施外,还有哪些措施(列举两条即可)?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怎样的历史作用?
2021-04-20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引自元末诗歌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

(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哪几种形式?

2017-12-17更新 | 4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流动示意图


(1)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是什么时候?这次人口大迁徙对中国历史有怎样的意义?
(2)迁往中原的“北方民族”主要有哪些?写出三个即可。

材料二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一改姓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3)材料二、三反映了历史上哪一次重要改革?两个诏令提出的具体改革措施分别是什么?
(4)这一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9-04-07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