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人民解放战争 > 战略大决战 > 辽沈战役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6 题号:10213727
如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图中③处现象的出现始于(  )
A.全面内战爆发时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进行中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知识点】 辽沈战役解读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在东北战场上,毛泽东明确指出应把锦州地区作为首要的重要攻击目标。长春守敌做出了起义或投诚的行为也就势在必然。淮海战场上,毛泽东做出把歼灭黄百韬兵团和“截断宿蚌路”作为本次战役的首战目标。平津战场上,为了实现切断敌人退路不让敌人逃走以就地歼灭的战略意图,毛泽东确立了“先打两头”的作战方针,最后,陷于孤立绝境的北平之敌被迫接受了和平改编的建议。材料表明(     
A.三大战役都是以人民军队的胜利结束
B.三大战役中国国民党都采取了正确的决策
C.三大战役实现了人民的当家做主
D.三大战役的胜利主要是由于决策者的正确指导
2018-04-21更新 | 984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山西是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三大解放区的依托和腹心地带,是东北、西北、山东和华中各解放区相互之间联系的枢纽。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它处于华北战场的中心,既是消灭阎锡山和傅作义、胡宗南集团的主战场,又是支援人民解放军在西北、中原和东北战场作战的重要配合战场和战略后方。”材料主要论述的是
A.山西在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地位突出
B.山西为解放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C.山西是抗日战争中全国战略总后方
D.山西战略资源丰富、群众基础较好
2022-05-12更新 | 247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200多万人参军,山东约有580多万人,冀中有480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以上材料可用来研究人民解放战争
A.发动的背景B.发展的过程C.胜利的原因D.胜利的影响
2022-06-18更新 | 3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