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题型:辨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462 题号:1038735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某班同学为了喜迎建党90周年,对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曲折历程进行了探究,请你也积极参与,共同完成。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表格:
地点
发生的重大事件
历史意义
上海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南昌


井冈山

开辟了 道路
延安
召开中共七大
确立 为党的指导思想

(2)近年来,红色旅游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以下是某班同学列举出的一些“红色旅游区”,请为每个旅游区选出相应的主题:
A:“历史转折,出奇制胜”B: “革命摇篮   领袖故里”     C:“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①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   
②以韶山、井冈山为中心的“湘赣红色旅游区”。(  )
③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
(3)“红色旅游”近年来逐渐升温,请结合以上内容,说说各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有何现实意义?

相似题推荐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依据材料,做出判断。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历史命运。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大小军阀明争暗斗,“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这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选择马克思主义、走根本改造道路的原因。

五四以后的新思潮,除马克思主义外,还有无政府主义、社会改良主义等多种西方学说。中国的先进分子在传播、接受新思潮的过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体现的正是科学、民主思潮倡导的不盲从、一切诉诸理性的科学精神。新文化运动对科学与民主的提倡、对社会主义的宣传,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从1921年“一大”到1922年“二大”,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党的“二大”提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摘编自杨宏雨《1921年:历史的承接与推进》


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材料表述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不涉及”。
(1)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历史命运。(     
(2)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李大钊在中国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4)中国共产党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021-05-20更新 | 59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说到革命的准备……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特别是五四运动,大革命的思想、干部、群众、青年知识分子都是这时开始准备的。所以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九二一年”对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性。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的,研究党史“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的说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2-09-16更新 | 126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史实:《马关条约》规定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推论:说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2)史实: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

——摘自梁启超《李鸿章传》

推论:梁启超推崇李鸿章的原因是他学习西方,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责备他,是因为他只学技术,不改变封建旧制度;惋惜他是办洋务没有成功。

(3)史实:在维新派的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变法共推行103天,就在慈禧太后等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下结束了。

推论:这次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是它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4)史实:《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视为青年人的“良师益友”。他们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推论:《新青年》启迪了民智,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为知识青年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促进了他们的觉醒。

(5)史实:“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全球通史》

推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这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017-12-15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