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全面抗战的爆发及日军暴行 > 七七事变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5 题号:10455173
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的变迁。

材料一字里画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将材料中的信息补充完整。从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说明这组文艺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何共同之处。

材料二珍贵影像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雅尔塔会议决定二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的名称。这一组织自成立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首要责任是什么?

材料三歌以咏志

序号

歌曲名称

创作背景

《义勇军进行曲》

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作用,“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此歌,掀起抗日救亡的热潮

《团结就是力量》

在1943年抗战最艰苦的时候,为配合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的减租减息运动而创作,号召各方团结起来、坚持抗战、争取胜利

《松花江上》

在日寇大举侵华的紧要关头,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情怀,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

《保卫卢沟桥》

描述了七七事变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和全民族抗日救亡热情的高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②一④三首歌曲中任选一首。仿照示例说明与歌曲相关联事件的重要意义。
示例:①《义勇军进行曲》
事件意义:“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材料四创意空间



(4)结合所学,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说出中国多次成功举办或成功申办国际盛会的主要原因。这些国际盛会的举办或即将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怎样的中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同呼吸共命运,为实现民族解放事业做出重大贡献,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北伐军歌《打到列强》

材料二:l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讲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材料三: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材料四:备受瞩目的国共两党领导人会面于2017年11月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登场,这是国民党主席洪秀柱首次以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身份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面。


(1)材料一中的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北伐的主要对象是谁?(写出三位)你认为北伐战争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共产党的通电和蒋介石的讲话出现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从这些话语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3)请举出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4)今天国共两党交往密切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2019-01-23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北侧举行军事演习。11时左右,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蛮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炮击卢沟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材料二: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入侵。

材料三:如下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根据材料二,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是如何应对的?
(3)材料三中日本的新闻报纸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了悼念在此事件中死难的国民,我国从2014年开始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公祭日,请你谈谈这一举措有何现实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最想向世界人民表达的愿望是什么?
2018-07-10更新 | 1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十四年抗战”概念是把前六年的局部抗战和后八年的全国抗战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来看待的……在1931年至1937年的六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并且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摘自2017年2月《求是》杂志《为什么是“十四年抗战”》

材料二   整个抗日战争,是靠两个战场支持的……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摘自《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

材料三   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团,其中21个师团投入侵华战争,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8%以上。1938年,日本陆军共34个师团,其中32个师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94%……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共51个师团,其中34个师团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0%,而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只有 10 个师团,不及侵华兵力的20%……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四年抗战”中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战中的其中两场战役,并说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之间的关系。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
2024-03-07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