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走向近代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新航路开辟 > 探寻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5 题号:104692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00年以前,欧洲人普遍认为整个世界只有欧、亚、非三个大洲,且大洲之间基本没有交流。而恰恰是因为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探险家们的出现,才使世界原有的这种状态被打破。

——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中国新冠肺炎疫情令人揪心,也殃及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不仅仅是为中国制造产品,更为重要的是为全世界制造:中国一咳嗽,全世界都感冒。

——2020年新浪网

材料三   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致力于加强与各国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摘自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1)材料一中“使世界原有的这种状态被打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中哥伦布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什么国际组织,后来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的支柱?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如何做才能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2020·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世界历史呈现了由孤立、分散走向交融、统一的发展趋势。九年级某班同学以此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探究一古代区域文明差异】
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汉代经济区分布图
古代雅典的舰船古希腊城邦分布图
【探究二近代逐渐联系紧密】

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依据真实社会状况创作。一位同学阅读后,绘制了主人公的旅行路线示意图,并摘录书中对沿途社会状况的描述。


社会状况1:意大利佛罗伦萨城欣赏达·芬奇的《蒙社会状况2:北美洲种植园大量黑娜丽莎》人在劳动


【探究三现代的命运共同体】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倡议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1)上面两组图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并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
(2)根据上述材料判断,这旅行应该发生在(写序号).请从社会状况中任选一个角度说明判断理由。①14—17世纪,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时期(②11—12世纪,西欧中世纪时期。
(3)结合具体事例,谈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2023-12-08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世界一体化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对全球的了解(见下图)


   

材料二:下图是《1500年以来三百年中在各大陆之间移植的示意图》


   

材料三:人口迁移理论认为,从移民动机看,移民可以分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下面是15世纪末—18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简表。

时间主要流向主要人流
15世纪末-16世纪从西欧流向美洲宗主国的殖民者或移民及其后裔
16-18世纪从非洲流向美洲从非洲运去的黑奴

材料四: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杀、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非洲变成了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


(1)结合所学,材料一中的“1500年”地图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写出最早到过1500年地图A处大陆的航海家的名字。
(2)根据材料三中“人口迁移理论”中所列的两种移民方式,结合15—18世纪的世界历史,分析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迁移情况。
(3)根据上述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
2023-11-20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斑驳的荨麻爬满了古堡的石墙,盔甲鲜明的骑士在麦苗青青的原野间耀武扬威,卑微的农奴跪倒在泥泞中瑟瑟发抖,而茂密的橡树林后面,则掩映着尖顶小教堂的十字架,回荡着悠扬的圣歌声。”

——《山那边的领主》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摘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材料三   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租地农场是在封建制度瓦解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其经营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化经营,它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单位,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

——摘自《历史学习新视野》

材料四   新航路开辟后的新现象(见如图)



(1)材料一是中世纪庄园的想象图景。庄园的主人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奴获得份地的条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它的兴起有哪些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在使用劳动力上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的出现对欧洲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与图一现象有关的航海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二反映出的历史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2019-11-11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