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内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5 题号:10536567
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国强民富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驶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qinqin,迅速)开始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向承运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安徽灾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询于时事大局有禆。”

——朱萌贵《朱萌贵论招商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招商局”的诞生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历史,因思考而改变,因改变而生动。某校初三年级同学以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举办了“中外重大改革”的展览。【图现改革】

(1)展览中的大量图片生动地呈现了中外重大改革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将下列图片对应的改革写在下方的横线上。

【例析改革】

材料一罗斯福一上任,立刻加强金融管制。首先是全面管制银行。之后,又通过了《银行法》,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对5000美元以下存款,由政府保证安全,假如银行倒闭,政府负责偿付储户的存款,这项法令进一步扩大了联邦政府管理货币和信贷的权力。银行信用得到恢复,当时不知有多少床垫为之撕裂,多少铁罐因之重见天日。各地银行门前又排起长龙来了,就像以前争先提款的情景一般,一年内10亿到20亿美元流回了银行。这幅景象是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美国从未允许政府如此强有力调控过金融。但这的确有效。

很快就有13500家银行(占全国总数3/4)复了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纽约股票价格猛涨15%。道琼斯的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一句诗:“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1933年罗斯福政府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整个新政期间修建了31座水利工程,这条野性的河被驯服,集发电、防洪、灌溉、航运功能于一身,整个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因此得到充分拉动,并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生产者。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4.4万个就业机会。这只是罗斯福新政的一个缩影。今天的田纳西河上水坝相望,船闸相连,水库如同波平浪软的大湖,把大河合理划分。两岸田畴整齐,牧场连天,城乡规划如局。这一场景正是罗斯福新政的成果。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2)依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可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罗斯福新政整顿金融体系,政府强行恢复银行信用,抬高股票价格。

②罗斯福新政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刺激生产和消费。

③罗斯福新政指导劳资双方订立本行业的“公平竞争法规”。

④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

材料二

改革开放知识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中共十七大报告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

2018-05-07更新 | 22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某校八年级五班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19世纪中期】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呑并中国的野心,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1867年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指的是什么?面对这一变局,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请用史实说明筹划海防的效果。

【19世纪90年代】

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光绪也受了时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国。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刺激光绪帝救国的“时局”指的是什么事件?光绪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努力?

【20世纪初】

材料三   庚子拳匪之乱以后,全体人民感觉清朝是我民族复兴的一种障碍,这种观察是很有根据的。……同盟会和其他革命志士看清了满人的把戏,积极的图以武力推倒清朝的政权。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

——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节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庚子年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以拳匪之乱为借口发动了哪一战争?“武力推倒清朝政权”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事件?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过时的政治体制”指的是什么?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进行的“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是什么?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2022-05-23更新 | 13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中国为实现现代化积极引进西方文明成果,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活动。某校八年级某班同学以“外来文明的借鉴与吸收”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经济嫁接】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嫁接活动总是在不断进行中。……洋务运动就是嫁接,是想把欧洲的工业革命成果嫁接过来。可是清朝国势积弱,树体老腐,难以嫁接成活,所以当时清朝就只有苟延残喘以拖延时间了。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A指出洋务运动“嫁接”西方的表现。结合所学,简要评价这次“嫁接”。
【政治效仿】

材料二:


                            图C
(2)图B人物代表了资产阶级哪一派别?图C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材料三:

1912年在中国建立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3)依据材料三的图D,指出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列举1912年为限制袁世凯专权采取的措施。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中“悲惨的失败”这一观点的?
【文化借鉴】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纵观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你认为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该如何借鉴、吸收外来文明?
2022-12-16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