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4 题号:10574349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

材料一

主题运动学习西方内容

救亡图存
洋务运动器物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

材料二   (公车上书运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影响(而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三   在山河破碎、国家危亡、是非颠倒、民族蒙耻之际,中华民族淤积已久的爱国激情猛烈地迸发出来。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中城市。据统计,运动波及全国20多个省的100多个城市,处于抗争中心的山东、长期遭受日本侵略的东北和上海郊区等地的农民也参加了斗争。除少数亲日派当权者外,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

——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材料四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的表格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并概括出五四运动的核心价值。
(3)根据材料四,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思想文化既根源于现实,又要解决现实的问题,引领社会前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之洞的《劝学篇》提出了其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中体西用”的主张.由于时代的复杂性和张之洞身份的特殊性,其“中体西用”思想体现出了新旧纷呈、中西杂糅的特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从《劝学篇》看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


(1)材料一中的“中体西用”的思想根源于何种现实?它是如何实践的?依据材料一,说说它的出现有什么历史作用?

材料二: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2)材料中梁启超认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是什么?“甲午一役”后他提出什么救国主张?根据已学知识谈谈,这一主张在思想上对“引领社会前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1903年《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3)材料三中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是什么?这一革命主张是如何实践的?它对于推动中国政治、思想的近代化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2020-11-14更新 | 7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初次举行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

——摘编自《孙中山自述》

材料二       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一、二,概括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

材料三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 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摘编自《新陈代谢》(1912年的《时报》)

材料四     1919年10月10日,在纪念武昌起义8周年之际,面对国内军阀割据的现实,孙中山不无哀痛地说:“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 也。”……

——摘编自张晨怡《教科书里没有的民国史》


(2)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不得摘抄原文)根据材料四,说明孙中山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

材料五     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举办辛亥革命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决定中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纪念辛亥革命,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祖国统一而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对于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广泛凝聚一切智慧力量,共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新社北京2020年11月11日电


(3)今年是辛亥革命多少周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纪念辛亥革命有什么现实意义?
2021-06-02更新 | 7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请回答:
(1)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政党的名称是?后来,孙中山把该政党的纲领阐发为什么?
(2)请问当年哪两座城市分别见证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3)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其震撼力和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弥留之际仍心系民族复兴,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应该如何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呢?
2017-02-28更新 | 3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