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陆上丝绸之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1 题号:10606744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的价值目标,世界意识是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国情怀之保家卫国】

材料一: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1)请写出材料中的“他”是谁?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在与敌人浴血奋战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2)抗美援朝中,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焚身、纹丝不动的英雄人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什么?

材料三: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大国,中华民族开始了近百年来的伟大复兴。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3)请写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哪里?
【世界意识之中外交往】

材料四: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了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大网络……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也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

——摘自《求是》改编


(4)请问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

材料五:他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练而准确,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摘编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5)材料中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

材料六: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船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部编下册教师用书七年级


(6)你如何评价郑和的远航活动?(一点即可)
【世界意识之国际组织】

材料七:



(7)结合图片请回答这一国际组织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的?
(8)中国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中与这一国际组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思维拓展】
(9)通过以上探究,从“家国情怀”或“世界意识”中任选一项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学西渐”是指古代中国文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其经历了三个高潮: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明时期。公元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

——摘编自《“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之分》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东学西渐”过程中向西方传播的中国文明,并分析其影响。
(2)为什么说二者“顺序是相似的”?阐释“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比较大的差距”的主要原因。
2023-03-23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袅万余里。

——《史记·蒙恬列传》

(青)“凡七出击匈奴,斩捕首虏五万余级。……(病)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以将军,斩首虏十一万余级……”

——《史记·卫青霍去病列传》

材料二   然凿空,诸后使王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

材料三


材料四   汉代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更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在转运到欧洲地区,因此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五   通西域以后,西域地区的苜蓿、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1)材料一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时期共同抵御的是哪一少数民族?并写出西汉时期著名的两个将领将领的名称。
(2)材料二中的主人翁是谁?其“凿空”是奉谁之令?
(3)上图是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线路图。商人们从A处(填写地名)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到中亚、西亚,再到更远的(填写大洲名称)。
(4)根据材料四,指出汉代“海上航线”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政府设置什么官职来管理西域?东汉时期管理西域的人是谁?他曾派谁出使大秦?
2023-12-11更新 | 8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盛世情结,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多次盛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夏,香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 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逾160组珍贵文物。展览以汉帝国崛起为重心,共设有“汉帝国的巩固和扩张”、“汉代社会生活”和“汉代的科技、文化与中西交通”三个主题。


(1)汉武帝时帝国最为强盛。列举汉武帝时期“汉帝国的巩固和扩张”的两项措施。
(2)展品之一石天禄神兽像是汉代的祥瑞之物,像老虎又像狮子。狮子生于中亚一带,未见於中原地方。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好奇地问:“为什么汉朝的东西会有西方的文化特征?”假如你是这次展览的解说员,请对此加以解释。

材料二   《贞观政要》记载了唐太宗执政23年的“语录”,在23年执政中,前18年44次公开承认错误。这44次是有文字记录的承认错误,其中有4次是发布“罪己诏”。 唐太宗自己说,贞观之治,功在魏征之诤言。魏征能够不断提出批评和意见提醒我,所以我才能把国家搞好。

——阎学通(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它是在一个相对封闭体系中发展而来的盛世。纵向比较,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4)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古代盛世的顶峰”;另一种观点认为 “康乾盛世”是“落日的余辉”。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至少三点)。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盛世对今天的主要启示。
2017-05-20更新 | 1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