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邓小平理论 > 邓小平南方谈话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50 题号:1074150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

——列宁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倒退到资本主义”,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

——苏俄党内部分人对列宁的批评


(1)当时苏俄党内有人对列宁新经济政策做出批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为了维护自由经济,不得不改变自由经济,为了维护民主制度,不得不调整民主制度。

——罗斯福1933年在美国国会上的讲话

“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本阶级的背叛者”!

——美国大垄断财团对罗斯福的批判


(2)罗斯福新政实施的主要背景是什么?美国大垄断财团批判罗斯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时代周刊》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评价


(3)依据材料回答,判断中国改革开放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是什么?
(4)以上改革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0·湖北孝感·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日本学习欧美先进文明图表:


材料二:经济上,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高潮,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有企业改革逐渐同国际接轨。国家试办经济特区模式,迈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艰难的第一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解放了人们思想疑虑,最终中国人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也是一条实现强国梦之路。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日本吸收世界各国技术之处,日本人的口号是:“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三号机出口”。


(1)材料一中图一体现了明治政府哪一改革举措?图二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的趋势及其原因时怎样的?与材料二中改革相比,最大不同之处是什么?
(2)材料三我国经济特区的“模式”是怎样的模式?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是针对什么思想疑虑问题?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中日两国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相似之处和独特做法。
2020-06-08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李鸿章、曾国藩等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1)请列举材料一中为实现“自强”所创办两个工业。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但新生的国家政权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仅有政治制度的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文化革新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一场高举“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2)材料二中,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展开哪些斗争?请列举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发表的文章。

材料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拿起武器同法西斯战斗的国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40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延安就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作战,在抗战中,携手合作共同筑起中华民族血肉长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战最后的胜利。


(3)材料三中“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什么局面开始形成?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用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四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改革开放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五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新年致辞中表示,我们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并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第二个决议标志着什么?在哪一次会议上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什么?
2022-06-10更新 | 6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近现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进行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民主主义时期】

材料一:共产党的任务……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多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1)材料中“相反的道路”是指中国共产党探索出怎样的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的起点是何地?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


(2)该文献发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发表于哪—次会议上?材料中“光明的前途”指的是什么?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材料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3)材料中党的“思想路线”指的是什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成为哪一次会议的思想基础?

材料四: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南方谈话”


(4)材料四的内容发表于哪一年?在哪次会议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请列举2001年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两个事例。
(5)综上所述,中共的成功探索体现了哪些精神?
2022-05-22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