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中国经济的奇迹 >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 >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41 题号:1075817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正式通车,陆地交通从此迈进了铁路时代,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铁路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摘编自王民同《英国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陆地交通迈进铁路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重大成就,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全世界交通运输业有了迅猛发展,世界铁路的总长度成倍增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


(2)有人认为,“内燃机的发明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国家投入区额资金,加快铁路建设。中国铁路坚持自主创新,系统掌握了时速250公里和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速度等级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按照国务院制定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将达到14.6万公里,覆盖大约9%的20万人口及以上城市。其中,高铁(含城际铁路)大约3.9万公里,中国高铁将继续领跑世界,助力全面小康社会关好蓝图的实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高铁将继续领跑世界”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2019年10月1日,我们将迎来伟大祖国的70周年华诞,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业。
【伟大转折的声音】

(1)以上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
【辉煌的建设成就】
(2)结合上图数据,说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据【见证中国力量】这四幅图片可知,这四幅图片从文化、国防、科技、生活、外交等方面显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等;孔子文化在国外的传播,说明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南海阅兵展现了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显示了捍卫国家国防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力量;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反映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和交通网络建设的巨大成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便利了人民的生活;亚洲博鳌论坛的召开,反映了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这组图片从不同领域见证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据【见证中国力量】这四幅图片可知,这四幅图片从文化、国防、科技、生活、外交等方面显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等;孔子文化在国外的传播,说明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南海阅兵展现了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显示了捍卫国家国防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力量;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反映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和交通网络建设的巨大成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便利了人民的生活;亚洲博鳌论坛的召开,反映了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这组图片从不同领域见证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见证中国力量】

(3)上面一组图片从不同领域见证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请据此谈谈你对“中国力量”的理解。
2020-02-09更新 | 7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党和政府编制了什么规划?写出在此期间取得的工业成就一例。

材料二   1967年初到1968年底,钢铁行业一直处于夺权、武斗、停产的极端混乱之中,钢产量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


(2)哪一事件导致材料二中的钢产量“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

材料三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3)材料三文件颁布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写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材料四   



(4)材料四所宣传的内容是党的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建立的?写出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采取的举措。(一例即可)。
(5)请为你的家乡经济发展提供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2021-07-07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建国初期人们简陋的房屋                    图二:个性化装修的房间

材料二:很多城市出现花园式住宅,绿地面积达50%.在农村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大幅度增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富裕地区,农民普遍住上了楼房,安装了电话,配备了家用电脑,卫生设施也不断改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居民兴起“装修热”,表明“遮风避雨”的住房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要求。

材料三:2007年,城镇居民人居收入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14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2534亿元。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我国居民住房发生了哪些变化?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居民住房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人类未来居住的环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19-04-13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