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 科举制的影响、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01 题号:1079405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以自由报考为特点,这是其与历代选官制的本质区别:科举制以考试优劣作为决定取舍的主要依据,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从选人的标准来看,科举是-种以具体的、严格的,且可以明确把握的某种划一的、规范化的文化知识作为标准的公开招考选拔人才的制度,有标准化的衡最与录取人才的尺度,择优录用。

——摘编自历史必修|《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下图是唐朝三省位置图。三省六部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三省六部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期,当时称为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期。到了隋朝,三省六部完全形成,主要负责政令的制定、审核以及贯彻执行。唐代初期,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讨论决策军国大事。

——摘编自 <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清朝统治者,-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仅在乾隆时期,禁书毁书的活动就持续了近20年,许多珍贵的书籍被查禁和销毁。

——选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我国古代政治体制建设情况


——摘编自历史必修I 《政治文明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三省六部的职能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清朝统治者实行的哪一项政策?
(4)材料四体现出我国古代哪一方面的政治体制建设?
(5)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统治者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020·辽宁沈阳·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唐朝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强盛时代,盛唐气象是我们学习古代史不可忽略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

——节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摘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材料一中的君主是谁?为了“存百姓”,他准备从哪些方面做起?
(2)材料二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5)请举出唐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能够促使唐诗繁荣的两个因素。
2020-05-11更新 | 7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自古以来,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隋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予以变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唐因隋制。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来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科举制的一项重大措施。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三   宋朝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隋朝实行什么选官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为完善科举制度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材料二中,唐玄宗的举措对唐诗的发展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三,回答宋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对“文明高度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试举出这一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科举制度的本质。其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021-06-25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看图识史

唐在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不仅为国家选拔了人才,也给中下层读书人提供了出路,对当时及后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十ニ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

——(唐)徐夤《放榜日》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叠科后》

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唐)豆卢复《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看一看
(1)从上述材料中能够提取到关于科举制的哪些历史信息?
想一想
(2)唐太宗曾对科举制有过这样的评价:“天下英雄尽入吾教(图套)中”。这一评价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2022-02-23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