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走向近代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新航路开辟 > 文艺复兴运动 >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7 题号:1102039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在发生剧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的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三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而欧洲人说:“哥伦布是一个有功之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倡导什么理念“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
(2)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两例予以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1500年前后发生了什么大事?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有功之臣”?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恩格斯对但丁的论断一直是我国学界研究但丁的经典性依据:“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恩格斯这一富有诗性的论断却在学界形成了一个刚化不变的传统。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是对哪一运动的评价?“新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运动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但丁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地位以及代表作品。
(3)分别写出材料三中A、B航线的航海家。
2019-10-22更新 | 8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14-16世纪,世界发生巨变,西欧进入了“人被发现”“世界被发展”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1)根据材料,分析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的原因是什么?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幅达·芬奇绘画的代表作品。《神曲》是哪一位文艺复兴先驱的代表作品?

材料三   一位航海家在航海日记中写道: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以后,我回到长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在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600英里的小西班牙岛屿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3)这位航海家是谁?其航海日记关于地理位置的记载有一处错误,请予以指正。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有何共同影响?
2021-01-12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世界历史呈现了由孤立、分散走向交融、统一的发展趋势。九年级某班同学以此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探究一古代区域文明差异】
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汉代经济区分布图
古代雅典的舰船古希腊城邦分布图
【探究二近代逐渐联系紧密】

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依据真实社会状况创作。一位同学阅读后,绘制了主人公的旅行路线示意图,并摘录书中对沿途社会状况的描述。


社会状况1:意大利佛罗伦萨城欣赏达·芬奇的《蒙社会状况2:北美洲种植园大量黑娜丽莎》人在劳动


【探究三现代的命运共同体】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倡议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1)上面两组图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并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
(2)根据上述材料判断,这旅行应该发生在(写序号).请从社会状况中任选一个角度说明判断理由。①14—17世纪,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时期(②11—12世纪,西欧中世纪时期。
(3)结合具体事例,谈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2023-12-08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