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6 题号:1107064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次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张謇感到应使中国富强,要大力发展实业,改良社会,启迪民智。他放弃仕宦之途,创办南通大生纱厂。至1911年,直接创办或参与投资的企业达27个,并兴办学校、博物苑、图书馆、更俗剧场等。

材料二 陈独秀等倡导“民主”,并非立即创建民主政治制度,而是传播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观念,进行民主自由观念的启蒙,为民主政治营造社会基础,从根本上动播封建主义的根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的身份在19世纪末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及其转变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等倡导的“民主”思想,并分析在这一思想下所进行的历史活动起到了哪些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与探究,请用示意图的形式展示社会发展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说明。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临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曾(曾国藩)、李(李鸿章)、左(左宗棠)等人看到了中国在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他们继承……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且极力把这一思想主张付诸实践。他们“师夷长技”的目的,一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维持清朝的统治;二是在与外国侵略者保持“和好”的条件下,徐图自强,免遭沦胥(泛指沦陷、沦丧)。

——摘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材料二   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指出变法的必要:“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建议光绪帝效法日本,推行新政。《同盟会宣言》中宣布:凡为国民,皆平等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共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享。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三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但新生的国家政权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仅有政治制度的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文化革新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一场高举“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洋务派面对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提出了什么主张。其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概括康有为和孙中山为挽救民族危亡所选择的道路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处在哪一阶段,并概括这场运动的性质。
2024-03-08更新 | 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写出材料一中提到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中的任意两次?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图1、图2是哪一运动的产物?图1、图2反映了此运动前期和后期追求的目标各是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关系?

材料四   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政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政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


(4)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人民为建立民主政治在政治思想领域进行的斗争和探索?
(5)材料四中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五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发动武装起义;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6)材料五中有两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
2019-05-25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皆能制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民用企业各一例。

材料二       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叙述了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的一段话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长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2)材料二代表了哪一政治派别的思想?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这一政治派别开展了什么运动?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


(3)材料三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 “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四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4月)


(4)材料四中第三期“感觉不足”掀起了什么运动?其历史作用如何?
2022-03-28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