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11161419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材料二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提出了什么思想?为此,孔子有什么政治主张?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他是怎样做的?
(3)你从材料三孔子的这些言论中得到哪些学习的启示?
【知识点】 孔子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材料二   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

(1)材料一反映的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之为“百家争鸣”。请你列举一家学派及其(政治或思想)主张。
(2)材料二是对历史上哪一事件的解说?该事件围绕哪一核心思想展开?
(3)请你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再举一证进行论述。
2024-04-12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指出人物A和人物C分别是谁?

(2)据材料二,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的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4)从材料四中可看出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一切“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概述其原因。

(5)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

2018-11-13更新 | 7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漫画中国通史故事》


材料二

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治国主张
儒家孔子   
   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老子   
   韩非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材料三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摘编自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


(1)依据材料一判断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材料二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治国主张”的研究性学习任务表。请你结合所学,在表格①②③④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这一“跨世纪大辩论”的影响。
2022-12-02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