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袁世凯的皇帝梦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161950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盖责任内阁制之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任是也。

——宋教仁

材料二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

——袁世凯

材料三1915年日本向北洋政府提供“二十一条”摘录内容:“一、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增加通商的权利……二、日本在南满和内蒙东部享有各种经济、军事特权……五、中国警队及工厂由中日合办……六、中国政府聘日本人担任政治、财政、军事顾问。”


(1)材料一中宋教仁主张的责任内阁制的实质是什么?对袁世凯的权力有何威胁?
(2)根据材料二,袁世凯用什么手段解决了他的“就怕”?袁世凯下一步干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目的是什么。对此袁世凯持什么态度?
【知识点】 袁世凯的皇帝梦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历史学家。

材料一   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①“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关于救国之策,在当时还有保守与洋务两派思维方式作为选项。保守派……主张②“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任何学习西洋的改革均是“离经叛道”,不宜施行。洋务派……理念是③“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不赞成国家制度也转变为西洋模式。这两种主张,在当时是缙绅士大夫注:官员和读书人)的主要思想,持维新改革理念的人反而不占多数。是以,光绪与康、粱无法转移庞大的缙绅力量支持维新运动,各省督抚在慈禧反扑时大多不声援光绪,当是因为他们大多只是持洋务派的观点,还不能接受维新之论。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1)为了解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事迹,某同学阋读了相关书籍。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完成以下表格。

派别言论(填写序号即可)主张
保守派        反对向西方学习
洋务        
维新派                


注:言论序号见材料划线部分
(2)依据材料一,概括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国体违反民意而能安立,吾未之前闻。今试问全国民情为趋向共和乎?为趋向帝制乎?此无待吾词劳。但观数月以来国人之一致反对帝制,已足立不移之铁证。

——梁启超《辟复辟论》(写作于1916年初)


(3)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中国民意如何?结合所学,说明梁启超作出以上判断的依据。
2019-03-14更新 | 1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学生的漫画作品,回答问题:

(1)以上漫画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领导人是谁?漫画中的“指导思想”指的是哪一思想?
(2)漫画中的“革命团体”“革命组织”分别指的是哪一组织?成立的地点分别在哪里?
(3)漫画中的中华民国成立的地点是在哪里?革命果实被谁窃取了?
(4)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革命者们先后又开展了哪些反对“革命果实窃取者”的斗争? (举一例即可)
2019-11-23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可以拯救中国出于国际交涉之现实危惨地位……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材料三

材料A: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B: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推翻中国“千年专制”是什么历史事件?请指出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以及孙中山认为能解中国“千年专制之毒”的解药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主张。为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结合所学知识指的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阅读材料三,为什么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为冲破黑暗,1915年在孙中山的号召下掀起了哪一次革命运动?
(4)综合上述材料,从近代一些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024-01-07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