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11721416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中体西用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说明理由。
(二)立宪之梦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十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百日维新在政治上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2)依据材料,拉开了变法维新序幕的是什么事件?这次事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谁?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百日维新在历史上又称做什么事件?百日维新在哪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三)共和之路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依照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谁成为第一位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被谁窃取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与我,仿效西方亦后与我,其维新(革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的演说》

材料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富强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实际上否定了洋务运动单纯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局限性,你认为洋务运动有何积极作用?材料一中孙中山给李鸿章上书中大力推崇日本,此举表达了他怎样的救国主张?
(2)材料二表明孙中山的救国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客观地评价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根据材料回答,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4)今天,我们深切缅怀孙中山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有何现实意义?
2020-10-22更新 | 6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2017年山东威海卷)改革与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 国家富裕,军力增强,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制度”是指什么?商鞅变法中的哪些措施使秦国“国家富裕,军 力增强”?

材料二   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19世纪),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日本以“中国知识”和“西方技艺”为口号分别进行了哪两次改革?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了唐朝的什么现象?玄奘到佛教发源地_______(填序号)游学;鉴真东渡 的国家是______(填序号)。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 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4)材料四中的“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 ”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 ?“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事件是什么?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
2017-09-14更新 | 17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校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历史探究活动。
【自救失败】

材料一:19世纪后期,少数有远见的清朝官员倡导在中国实行“自强”运动。鼓励西方投资修建铁路,甚至在他们管辖的省份中建立工厂,并且使他们自己的军队现代化,但他们只想保持现存的秩序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它。1895年,清政府在与日本的战争中令人震惊的失败了。

——摘编自[美]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1)材料中的“自强”运动到了后期又提出了什么主张?“与日本的战争中令人震惊的失败了”指的是什么战争?
【制度借鉴】

材料二: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的……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建立了政党,夺取了国家的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赵博宇、孙琰《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2)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两个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虽然“暴力革命”的果实被“断送”,但它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思想革命】

材料三: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德先生”和“赛先生”成为那个时代的口头……旧道德、旧习俗、旧文学、旧的社会关系都受到贬义性的攻击,这次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中的“思想革命”指什么事件?吹响这场革命号角的人是谁?这场革命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4)综上所述,请你给这个探究活动制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并谈谈你的感悟。
2023-11-27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