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 俄国农奴制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16 题号:118154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对这两国的共同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

【材料一】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1)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据材料一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材料二】 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世界史》


(2)为解决材料二中“人民生活困苦”的问题,苏俄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


(3)为解决材料中“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一问题,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做过哪些努力?

【材料四】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摘编自《世界史》


(4)材料四中的“大萧条”指的是哪一事件?材料中的“试验”指的是什么?该“试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在何处?
(5)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2019-12-25更新 | 8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材料一 “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这天,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了巴士底狱,这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象征意味的形式。由此开始,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发生了。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深感,“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随后,他颁布法令,开始了改革。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世界近代史上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2)材料一所述,“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指什么?材料二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什么改革?这两个重大事件分别对法、俄两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请你谈谈对法、俄两国能够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认识。
2012-04-09更新 | 94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纪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摘编自吴于廉、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农奴制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革使俄国旧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等级关系出现了松动,贵族地主虽然保持了他们在封建时代的大部分物质利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他们的等级特权开始受到法律的限制…工业资产阶级加快成长,到1870年末,俄国已有工业企业将近28000家。

——摘编自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

材料三   赫尔岑在《钟声》上公开宣称“解放是一种欺骗”。奥加廖夫认为这是“旧制度被新农奴制所代替”。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支持者对农民说道:“你们不会从沙皇那里得到你们想要的那种自由。你们是地主的农奴,而地主是沙皇的奴才,沙皇是站在地主之上的地主。”

——摘编自徐云霞《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


(1)据材料一指出彼得一世对农奴制的态度。为什么说“农奴制已成为”19世纪中叶“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2)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给俄国社会结构带来的变化。
(3)材料三认为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2023-11-16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