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118218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以军事工业为第一步,意在模仿西方军事技术以求自强。这种想法最初产生于鸦片战争后期……真正由议论施为实务的,是1861年设于安庆的内军械所。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材料二   革命与改良并不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对立选择,革命派和立宪派都是要在中国建立起近代民主政体,要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只是在实现的手段上存有分歧。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王建朗)

材料三   辛亥革命……给予孔子儒学以巨大的冲击。但是……一时尊孔复辟,甚嚣尘上……因此,“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真正由议论施为实务”是在哪一战争失败之后。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开始倡导制度变革的历史事件。 分析革命派和立宪派“实现的手段”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宣传“新思想、新学说”,近代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体西用”论的提出在洋务运动时期具有进步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突破了传统的“华夷之辩”,实现了从“鄙夷”到“师夷”的转变;突破了不识西学、轻视西学的观念,开始向引进西学、重视西学的观念转变;它作为洋务运动的思想路线为洋务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为洋务运动开启近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开辟了道路。在“西用”的指引下,洋务运动掀起了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

——摘编自王哲《论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文化语境的合理诉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2021-02-25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时间指导思想主要行动
1860年自强、求富
1898年变法图强
1911年辛亥革命
1915年民主与科学
1921年马克思主义中共一大
(1)写出上表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内容。
(2)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3)从表格中提取信息,以“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为主题确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3-17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经历了一个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多年之后,他又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

材料二   严复认为要挽救中国,必须维新,要维新,必须大兴“西学”。他通过发表文章和翻译西方著作,无情抨击了封建顽固思想,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维新主张。

——朱汉国《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

材料三   ……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他认为办洋务没有使中国富强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严复应该属于哪一运动的代表人物?这一运动在思想领域起到了什么作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哪一历史事件终结了中国封建帝制?革命党人又是通过颁布哪一法律文件,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
(4)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导致中国近代化历程艰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0-03-23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