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土地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6 题号:119223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注: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约3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图1为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政府颁发给万玉秀的土地所有权证(地字第柒玖贰号)。


材料二   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俄国沙皇(图2)批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法令的主要内容:

政治上: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经济上: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叫做“份地”),农民只有使用权。

组织上: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mirs)管理。

——摘编自百度百科・俄国农奴制改革



(1)指出材料一中法律文件的颁布时间和材料二中颁布法律文件的沙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俄上述两次改革的不同点。
2020·全国·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内忧外患,党领导人民用智慧和鲜血开创了和平稳定的新局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全国各阶层占有土地情况


人口占比%

拥有耕地占比%

耕地每人平均(亩)

贫雇农

52.37

14.28

0.89

中农

33.13

30.94

3.05

富农

4.66

13.66

9.59

地主

4.75

38.26

26.32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部分)

材料二

人物

邱少云(1926—1952)

杨根思(1922一1950)

黄继光(1931一1952

事迹

1952年10月12日,战前潜伏时,敌军发射的一颗燃烧弹在邱少云身边爆炸。为了避免暴露,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一动不动直至牺牲,年仅26岁

在坚守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杨根思带领一个排的兵力接连击退敌人的进攻。最终,他引爆仅剩的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

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在战友伤亡、弹药用尽的情况下,毅然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1岁

材料三   土地改革是“消灭封建势力最后的而又是最激烈的一场有系统的阶级斗争”,而“彻底消灭了封建势力,也就永远铲除了帝国主义利用中国内部敌人实施以华制华政策的阶级基础,因而也就更加强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反帝反侵略的雄厚力量”。

——摘编自邓子恢《关于土地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的土地分配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2)从材料二的人物中任选一位,说明他成为战斗英雄的理由。

人物:孙占元理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孙占元双腿被敌军炮弹炸断,仍坚持爬行指挥,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用鲜血和生命铸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展现了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3)根据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影响。
2024-04-04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反动派被打倒了,人民翻身得解放了。几个月后,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同志慷慨陈词:“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摘自2019年10月的《求是》杂志

材料二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1)材料一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哪些准备?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2)材料二的“敌人”主要指的是哪国军队?材料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必要性有哪些?列举一位在朝鲜战场上舍生忘死的战斗英雄。战争中,中国军人体现出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在经济领域,新中国采取什么措施巩固人民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022-02-18更新 | 8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22年3月6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土地房产所有证                    图二   1953年农民申请入社

材料二


       “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

1978年底,一直靠吃政府救济粮过活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私下把土地包干到户。虽然土地,人没有变化,但产生了惊人的效果:1979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6. 65万千克,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1)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图中的农民获得土地的法律保障是什么?
(2)图二“入社”的“社”指什么?该事件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岗村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2-08-03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