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6 题号:12040145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材料四: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材料二:“既然无产阶级紧紧掌握着政权,紧紧掌握着运输和大工业,那么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地方。”

以上均引自列宁《论粮食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依据什么断定当时还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将发挥什么作用?

(3)依据材料二,列宁为什么不怕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

(4)后来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哪些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措施?

(5)这些措施采取后的效果怎么样?

(6)随着后来工业化进程的开始,苏联取消了这些政策,你是否认为这些政策取消得有些过早?为什么?

2017-12-10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的繁荣稳定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明治维新的一切改革措施中,地税改革是一项最重要的根本性改革。这项改革对日本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77—1917年间,日本农业产值的增长率,大体维持在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3%的水平,超过了日本1.3%的人口增长率,地税改革实施,造成大批农民丧失土地,仅在1886—1889年,农民及其家属就有100万以上流入大小城市。

——摘编自穆良平:《日本地税改革探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地税改革”在明治维新中的地位。并概括这一改革措施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注:1普特=16.8千克)

年份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
粮食产量(普特)39.7922.13亿34.55亿44.24亿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3——1921年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的趋势,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农产品价格从1930年春起连续下跌……1933年5月,罗斯福批准公布《农业调整法》。……该法案采取的主要策略是“限额耕种”,农户自愿与政府签订市场协议,凡是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为了保证参加限产者享受“平价”,农业调整局下令铲除1000万亩棉花并屠宰超过600万头猪。

——摘自夏辉辉《政府对农业的“哺育”——浅析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政府出台《农业调整法》的背景。为解决农产品过剩问题”,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这些措施反映出罗斯福新政具有什么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2022-06-28更新 | 6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过巨大成就,但也不乏留下遗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米)谷物(万吨)
1928年425.1355118.217330
1940年1831.716592.327.159564
增幅(%)330.08367.2549.0930.48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三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921年列宁讲话改变了苏俄当时实施的什么经济政策?1921年之后苏俄实施的经济政策名称是什么?新政策的实施对国民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1928—1940年苏联重点发展的什么经济部门?图表反映出苏联经济发展什么问题?
(3)据材料三,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
(4)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给我们经济建设带来什么启示?
2023-03-28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