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两晋兴亡及江南开发 > 西晋兴亡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 西晋的兴亡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4 题号:12072953
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现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秦汉统一之后的一次大分裂,而分裂中又有统一。

材料一: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请按顺序写出图中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两个政权名称?
(2)请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短暂统一全国的朝代?
(3)东晋后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请回答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材料二: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之一,阅读后回答问题。



(4)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
(5)按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下图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



(6)根据图画说一说,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时,经汉武帝的推崇,由董仲舒等多人改造而成的"官方儒学"上升为政治显学和国家意识形态。官方儒学的产生给予了帝国的精英统一的文化和认同感,弥补了帝国控制能力的不足,这就是大一统局面在两千多年中能得以维持的关键。

——摘编自赵鼎新《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

材料二



                           图一西汉人口分布图                                          图二 西晋太康时人口分布图

——据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

材料三   回溯五千年来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成长发展,“历时性”地呈现先秦、魏晋南北朝等四次民族大融汇,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大一统进程。政权分裂和民族融汇是我们多民族统一国家成长中难以避免的过渡路径,大一统则是它的升华趋势和发展成果。

——摘编自李治安《民族融汇与中国历史发展第二条基本线索论纲》


(1)据材料一,概括儒学官方化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推崇儒学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到西晋人口分布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变化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促进大一统进程的因素。并指出“政权分裂和民族融汇”与“大一统”的关系。
2024-03-22更新 | 2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历史时期。人们有理由认为,它是继春秋战国以后第二次“百家争鸣”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代儒学一统天下,处于独尊地位的局面被打破一一原始道教得到了改造,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神学理论和教仪,教规;外来的佛教受到了洗礼,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作为魏晋思潮的玄学,也在宇宙本源和哲学思辩方面大大超越两汉哲学的藩篱。范填的无神论思想,更代表着我国封建社会唯物哲学的最高峰

(1)历史上第一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在哪一时期?被后世称为“儒学”创始人的思想家是谁?集中反映他的思想言论的著作是什么?

(2)“汉代儒学一统天下”局面形成于哪个帝王统治时期?儒学思想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道教产生于哪一时期?佛教源自何处?

(4)根据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发展受到挑战的原因。联想魏晋南北朝的历史阶段特征,你认为这一时期儒学发展受到挑战的原因又是什么?

2019-04-20更新 | 5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示意图》(局部)

(1)材料一中,你能找出哪些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材料二具有先进农业、手工业技术的汉族劳动人民,和具有汉族封建传统文化修养的汉族士人的流入,壮大了拓跋氏的政权实力。拓跋珪建国后,开始重视和发展农业经济,农业在北魏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北魏统治的重要社会经济基础;他还提倡儒学,任用汉族人为官吏……这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文化研究促进会《乌兰察布史》

(2)据材料二,归纳“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因素。

2018-03-08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