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内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8 题号:12199434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材料二   1898年初,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学习)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

——康有为《日本变政记》


(2)根据材料二,说出康有为主张学习的对象是哪国?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在他领导和影响下,震惊世界的……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习近平《在纪念         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是习近平在谁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场“革命”的名称及它的指导思想。

材料四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名《新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认为以往先觉者所进行的救国斗争所以屡遭失败,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是根本原因。他们由此认定,“为了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他们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4)根据材料四,写出“新文化运动”发端的标志。并概括该运动兴起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2020年,武汉人民因英勇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受世人关注,同时武汉疫情牵动着党和全国人民的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9年10月18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圣火在中国武汉点燃。全城热动、三镇(汉阳、汉口、武昌)贯通,这座古老的城市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材料二   谈及武汉抗疫,钟南山院士哽咽落泪,“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的。大家全都来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是呀,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在历史长河里回忆着,流动着,继续着。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时,高度赞扬武汉人民:“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斗争中彰显的精神,正是对我们民族可贵精神的高度诠释,为我们以及世界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汉阳和武昌所做的贡献。(温馨提示:分别从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考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武汉会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影响。
(3)武汉人民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斗争中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和情怀?
2021-02-03更新 | 12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了“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研习活动

材料一

(恭亲王奕䜣等人)希望在不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采西学”“制洋器”“筹国用”,达到“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的目标,其“自强”意识为后世所承继,成为中国人“振兴中华”的思想源泉之一。

——摘编自杨宏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转折的三个重大关节点》

材料二

甲午战败,清廷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新道路。概乎其要,分为两途:一为保全清廷、实行君主立宪的戊戌变法;一为推翻清廷、实行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张研等《清史十五讲》

杨椒山祠(公车上书签名地)颐和园仁寿殿(光绪帝在此召见康有为,准其专折奏事)

材料三   《新青年》刊登的部分文章

刊登时间撰稿人文章及主要内容
1915年9月陈独秀《敬告青年》提出新青年六条标准: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利的、科学的
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1918年5月鲁迅《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号召人民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1919年5月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1920年5月陈独秀《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就女工工资水平、工作时长等问题进行讨论
1923年6月瞿秋白翻译《国际歌》,使中国劳动人民和世界无产者得以同声相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奕䜣等人的主张。写出其践行主张的措施(至少写出两项)。
(2)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二中两处遗址共同见证的历史事件。分别说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青年》杂志传播的主要思想及历史作用。
2024-02-04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追求国家的富强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自觉践行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说出两个该派别为“学习外国利器”而兴办的企业名称。
(2)简要评价李鸿章所属派别的努力。(至少答出三点)

【材料二】泰西(西方)近政论,皆有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分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3)材料二中康有为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与李鸿章有何异同?为实现中国富强,康有为等人发起了一场怎样的救亡运动?
(4)康有为的设想和努力能否使中国富强?请说明理由。
2020-09-14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