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5 题号:12398862
1929年至1936年,经济大危机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各国的政治危机,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中。而这一时期的苏联风景这边独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到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苏联风景这边独好的主要原因是(       
A.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
B.实行计划经济,探索出苏联模式
C.批判个人崇拜,发动垦荒运动
D.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倡导政治多元化
2021·广东深圳·一模 查看更多[13]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侧漫画形象地反映了前苏联经济的片面发展和严重失衡。两图意在抨击:(     
A.农业集体化       
B.罗斯福新政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斯大林模式
2017-06-02更新 | 73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评价的是苏联(苏俄)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卫国战争
2018-04-10更新 | 47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苏联农场用多出50%的土地耕种,用多出10倍的人力劳动,但其产量却只有美国农场产量的四分之三。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来自于莫斯科的极度控制。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施多少肥,何时收割,制定农产品出售的低价格。这表明(     
A.为了工业化建设,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B.农业集体化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苏联的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D.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2024-06-11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