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17 题号:12466907
阅读下列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回答问题:
(1)哪一年召开的什么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三年以来”中的“三年”是中国人民革命史上的什么时期?
(3)“三十年以来”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这一年发生的一个划时代事件是什么?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什么时代?
(4)“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从此,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中国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汇丰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在中国争夺铁路修筑权,

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铁路。

材料三: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的话,那么,(现在正在进行的)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在中国)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               

—— 摘自德国《前进报》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

材料四: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所示的情况出现,与近代中国的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直接有关?
(3)材料三中“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中“外国剥削者”具体是指谁?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2020-12-18更新 | 8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抗争史,又是一部探索史。在屡遭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提出了种种救国方案和实现中国富强的理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2)材料二中列强“瓜分中国”是受哪一条约的直接影响?材料三所涉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什么?

【人民的抗争】

材料四: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有田


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五:义和团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路,把线砍,旋再破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一切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拳匪纪实》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农民阶级怎样的愿望?请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义和团运动在对待外来事物的认识上有何不足之处?

【艰难的探索】

材料六: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七:“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4)根据材料六指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是什么?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的主张与洋务运动相比,两者在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上有何不同?
2023-03-25更新 | 12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   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


(1)导致材料一的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023-11-07更新 | 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