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内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12470706
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关注武汉,全国人民为武汉加油打气,我们多次听到一句话: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人民。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武汉考察时,也深情地说:“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让我们一起走进武汉,去了解武汉和武汉人民为推动近现代历史所做的贡献。
【勇立潮头,敢为人先】

材料一   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诞生于1890年,由晚清名臣张之洞创办,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2018年1月,汉阳铁厂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360百科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张之洞兴办汉阳铁厂属于近代中国哪一次探索活动?这次探索活动的口号是什么?
【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反映了哪一场伟大革命?其领导人是谁?这场伟大革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1927年)在遭受严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便是八七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处于生死存亡关头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它使中国共产党看到了新的出路,踏上新的征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3)据材料四,你怎样理解“踏上新的征途”的含义?
【追求卓越,与时俱进】

材料四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诗词》


(4)材料五中“一桥飞架南北”指哪座桥?属于哪一建设计划的成就?

材料六   如下图



(5)请结合材料六及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代以来,在惨遭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中,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民族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危亡屈辱沧桑】

材料一:


   

图一


(1)材料一中的图一“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

【民族觉醒举步维艰】

材料二: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2)请根据图二写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图四中人物一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他追求民主政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民族复兴独立自主】

材料三: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人的认识发生的变化促进了哪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促成国内哪一政党的建立?

材料四:(八七会议)后,毛泽东等人发动人民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当山大王。”

——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4)写出材料中“武装暴动”的事件名称。

材料五: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催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人民日报》社论


(5)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民族强盛壮丽篇章】

材料六: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引领全国人民找到了中国道路,这种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6)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20世纪90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任答一个即可)
2023-09-06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海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材料一(秦汉时期)海洋疆界已经被视为国家安全的天然屏障,已经形成以海为界、依海而治的治国策略。例如,秦朝统一后,明确宣示东海、南海以及北方的统治范围。汉朝统治者把海疆范围以内认定为华夏文明的中心,范围以外则被看作落后的不具有威胁的蛮夷之邦,形成“华夷之辨”的统治理念。这里的海洋被赋予了维护国家安全和保持文化正统的双重使命。


(1)依据材料一,说出秦汉时期的海洋观。

材料二 从史料中看郑和下西洋

①明朝人马欢《瀛涯胜览》记载:中国宝船到祖法儿国,其国人皆将乳香、血竭、芦荟等之类,来换易综丝,瓷器等物。

②明人笔记《前闻记》记载:郑和使团往返各地的日期,符合各个地方信风的气象规律。

说明郑和团队曾借助信风进行航行。

③《明史》记载: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宝太监者也。

④根据《郑和家谱》记载:郑和船队下西洋配有医官、医士180余名 ,大约平均150名乘员有1名医官或医士。

⑤据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记载:郑和至西洋,将麝香、瓷器、缎匹等运至该国,一年往回。换得各色奇异宝石,并有麒麟、狮子、驼鸡等中国未见之动物。

⑥《郑和航海日记》中记有20幅航海地图,109条针路航线(用指南针确定的路线),及两页4幅牵星图(通过某种特殊工具,可以确定地理纬度)。

⑦古籍《海底薄》记载:永乐元年,奉旨差官郑和等,出使异域,前往东西洋等处。

⑧古籍《冶诚客·蛇珠》记载:永乐中期,下西洋的水兵出现了疟疾病症,后在一小岛上经淋大雨痊愈。


(2)依据材料二,确定研究主题并选取适当材料。要求:仿照示例,完成表格

材料三1381年英国颁布了本国历史上第一部《航海法》,规定所有英国商人都必须雇佣本国商船运送货物,违者将被处以没收货物的处罚。从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航海法》被不断修改并加以完善,以至于垄断了英国对殖民地的贸易,引来了殖民地人民的不满。而到 18世纪中后期开始,英国工业开始快速发展,自由贸易学说在英国国内开始广泛传播,《航海法》开始逐步解除对商业的限制。至1854年《航海法》正式寿终正寝。


(3)依据材料三,概括14-19世纪英国在海上贸易政策方面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材料四 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营业。招商局的建立, 起了开风气之先的积极作用 。1887 年李鸿章奏称:“创设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输)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同时在中外战争爆发之时,轮船招商局也曾多次派运兵船支援战场。但招商局在二十多年的经营中,很少进行资本积累,企业本身没有获得发展。且“官权”日益加强。这也使得轮船招商局从根本上来说并不算成功。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出轮船招商局建立的历史背景。对轮船招商局的发展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五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简析海洋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2020-05-26更新 | 1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姿,自强之本。                                                

                                                                                                      ——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就职誓词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
(2)材料二是光绪皇帝颁布的诏书,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孙中山为“颠覆满清专制政府”领导开展了什么运动?
(4)上述几次运动都是在向西方学习,其总体趋势如何?
2017-12-04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