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 都江堰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12476872
某一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无坝引水,从根本上说是非常好的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该工程是
A.灵渠B.都江堰C.大运河D.红旗渠
【知识点】 都江堰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都江堰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2200年来,它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关于都江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一个系统
B.都江堰是公元前256年,由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的
C.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构成,其灌溉网系统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D.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2020-11-21更新 | 21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二王庙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庙内有这样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对联中“此公”指的是
A.禹B.李冰C.商鞅D.李斯
2021-11-12更新 | 20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所示古代水利工程建造所体现的“中国智慧”是

都江堰示意图
位置选择岷江流速骤减地带,将岷江水分成内江、外江,内江灌溉,外江泄洪。
第二次排沙,最大排沙量可达98%。
选在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开口。自动控制内江的进水量。起到节制闸的作用。
A.因地制宜选址恰当B.控流发电造福千秋
C.沟通水系防止水害D.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2022-04-15更新 | 2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