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37 题号:12783998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目公有经济私有经济
工业总产值100%0
商品零售额95.8%4.2%

材料三   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何特点?这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发生了什么运动?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前夕,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它的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和挫折?
(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的典型代表有哪些?他们的哪些时代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021-04-12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A所示事件发生的原因。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的两个柱状示意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伟大的中国人民完成了新生政权的建立、巩固,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023-03-21更新 | 12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我们必须在五年内基本上完成鞍钢等大工业基地的建设,并开始新的工业基地的建设,以此来发展我国的五金、燃料、机械、电力工业与国防工业,使1957年的工业生产比1952年提高一倍到一倍半。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材料三:2001年以来,随着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等词扑面而来,中国正在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概括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特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最终要实现怎样的目标?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原因。关于擦亮“品牌大国”的名片,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023-08-03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