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1279589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立宪之梦)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里出现了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变法。他们通过上书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通过办报纸来形成自己的舆论工具;通过学会把改革的力量组织起来。这样的话,变法运动就形成了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形成了气候和规模……

(共和之路)

材料三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思想风暴)

材料四   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又掀起了新的运动。


(1)材料一表达的是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一部分人”指的是哪一阶层和派别发起的什么运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4)请写出材料四这场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关系。
(5)综合上述材料,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对救国道路不断进行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历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世纪60-9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写给奕䜣和文祥的书信

材料二   夫习造轮船,非为造船也,欲尽其制造、驾驶之术耳;非徒求一二人能制造、驾驶也,欲广其传,使中国才艺日进,制造、驾驶展转授受,传习无穷耳。故必开艺局,选少年颖悟子弟习其语言、文字,诵其书,通其算学,而后西法可行于中国。

——左宗棠《密陈船政机宜并拟艺局章程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认为当前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最主要方面是什么?如何改变这一落后局面?为此洋务派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举出一例)?
(2)材料二洋务派开办了民营企业中造轮船创办的企业名称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左宗棠认为“西法可行于中国”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他们的共同主张是什么?由此他们领导了哪一运动?根本目的是什么?客观上有何积极作用?洋务派为这场运动凝练一个合适的口号。
2023-03-28更新 | 10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摘自《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指出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的含义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自强运动”的代表人物和所属的派别。“它”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有何重要地位?
(2)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主张变法的人物、这场运动的时间和影响。
2023-10-26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示意图,写出A、B两处对应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2)材料中李鸿章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写出这一时期一个军事工业的名称。

(3)从材料二中找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和民用工业的特点。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4)材料三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2018-11-27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