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袁世凯的皇帝梦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1283273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袁担任临时大总统之初,在其心目中,迟早是要实行独裁统治的。袁死后,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完全继孙了袁世凯的衣钵,继续推行媚外外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忠实代理人。

——改编自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学习,却一再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使人们更加绝望和苦闷。一些先进分子认为,要挽救中国,必须促使国民意识觉醒,他们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改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解决战后问题,战胜国与战败国代表召开了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团参加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上提出了取消中日“二十一条”与外国在华特权等合理要求被列强借故搁置讨论。关于战时被日本夺取的德国在山东权益问题,中国代表要求归还中国,但是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勾结和操纵下,德国将山东的所有权益让与日本。这一消息传回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改编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外政策。
(2)根据材料二,列举我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为挽救中国、促使国民意识觉醒所进行的史事,并说一说其进步性表现在哪里?
(3)材料三所述五四运动的性质如何?有何重要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历史是“沉沦”还是“上升”?中国史学会原会长张海鹏先生对此进行了新的解读。以下材料摘编自他的文章。

材料:以往人们常说,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屈辱的历史。从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时候起,中国社会便逐渐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便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沉沦”。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提出近代中国不仅有“沉沦”,还有“上升”。以往从近代中国80年的历史看,主要只看到了“沉沦”。如果从近代中国110年的历史看,就豁然开朗了。近代中国社会即使是“陷入深渊”,也应该有一个“底”,这个底就在20世纪头20年,就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因为是“谷底”,所以是中国社会最困难的时候。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中国近代史不仅是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屈不挠奋斗的历史。屈辱主要体现在历史的“沉沦”时期,奋斗主要体现在历史的“上升”时期。近代中国这个“沉沦”到“谷底”然后“上升”的过程,就体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举出近代中国社会处于最困难的“谷底”时期的两个主要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举出“上升”时期中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两个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作者提出的近代中国“沉沦”、“谷底”、“上升”所指的时间段。

2019-05-02更新 | 5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分析题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 1 )图一中的“一起党争”“一场内战”分别是指什么?图片中最醒目的革命领袖是谁?
( 2 )图一中“一个共和国的破灭”是指什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 3 )图二展现了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激战的场面。袁世凯死后,两派军阀的首领分别是谁?
( 4 )图一与图二反映的史实给中国带来怎样共同的影响?
2018-01-25更新 | 9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彻底推翻清政府的统治,1912111日,孙中山宣布督师北伐。长江流域一时战云密布。

材料二   为维护在长江流域的经济利益,各国驻华公使向南京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他们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的合法地位,声称必须由袁世凯“统一”南北,还出动军舰在长江上示威,劫掠中国海关税收,以加剧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困难。

材料三   南京临时政府内部矛盾重重,致使孙中山的北伐无法进行。以北洋新军为主体的清军在对武昌的进攻中所表现出来的军事能力,大大震惊了革命党人和立宪派人物。他们对如何抗击袁世凯缺乏必要的信心,许多人表示出与袁氏谈判的浓厚兴趣;另一些人则希望利用袁世凯手中的军队胁迫清帝退位,从而达到兵不血刃地彻底推翻清朝统治的目的,黄兴、宋教仁亦持此主张。孙中山只好让步,答应只要袁世凯迫清帝退位,赞成共和,他“即可正式宣布解职”。

材料四   在得到孙中山的承诺后,袁世凯胁迫清帝于1912212日宣布退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制《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材料一中孙中山的身份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三、四、概括袁世凯能得到辛亥革命成果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袁世凯得到辛亥革命成果产生的影响。
2024-02-20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