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443 题号:1288929
材料《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回答:
(1)这是谁写的诗?诗中提到的长征起止时间分别是哪一年?       
(2)后四句涉及到的主要史实是什么?
(3)诗中的“三军”是指哪三军?他们会师是在哪一省的哪一地区?     
(4)表现出红军怎样的精神?
【知识点】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会议的气氛紧张而严肃,但进展非常顺利,博古和李德是批判的对象,博古承认了一些错误,而李德完全不同意对他的批评。但绝大多数与会者感到欢欣鼓舞。会上许多同志要求毛泽东代替博古领导全党工作,这是众望所归,但毛泽东不愿意,所以常委进一步明确分工,确定毛泽东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在渡乌江前又决定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负责全权指挥军事的三人团。

——摘自杨尚昆回忆录

材料二:在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式上,华国锋、邓小平分别在会上讲话,华国锋就“两个凡是”和真理标准问题做了检讨,华国锋说“两个凡是”束缚了大家的思想,不利于实事求是地落实政策,不利于活跃党内的思想,责任主要由他承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华国锋说他同意中央常委的意见,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得好。邓小平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邓小平讲话的题目成为会议之后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

——摘自马立诚《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哪两次重要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这两次会议的国内背景和在中共领导权转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领导权转移采用的相同方式是什么?
2021-05-23更新 | 6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八十五年前,贵州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八十五年后,贵州又见证了脱贫攻坚的华丽转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

——刘伯承《回顾长征》


(1)指出材料中“会议”的名称和召开的时间。
(2)并简述“会议”的历史意义。
2021-03-26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祥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苦追求的第一目标。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材料三   百年党史就是一部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历史,也是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历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坚守勇于自我革命的品格、践行勇于自我革命的誓言。

——摘编自王岐海《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百年演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20世纪初中国“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的史实。
(2)请为材料二中的思维导图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并指出用思维导图整理史实的优点。
(3)任选材料二中的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2024-02-07更新 | 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